霜降:秋林黄叶晚霜严,熟蒂甘香味独兼
霜降:秋林黄叶晚霜严,熟蒂甘香味独兼
今年10月23日,是霜降节气,这是隶属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第十八个节气。秋时已暮,亦称杪(miǎo,树梢)秋。《楚辞·九辩》有云:“秋既先戒以白露兮,冬又申之以严霜”。霜是预兆冬的来临。随着霜降的到来,植物渐渐失去生机,作物、草木开始泛黄、落叶,进入了“千树扫作一番黄”的晚秋时节。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霜降到立冬,往往是北方一年之中气温下降速度最快的时段。豺狼此时开始捕获猎物,并以先猎之物祭兽。所谓“祭”,是古人的一种臆断。肉食动物将自己的猎物摆放好,炫耀一下,在人们看来,仿佛具有了感恩上苍馈赠之祭礼的仪式感。霜降时,其气栗冽,其意萧条,是摧残,也是磨砺。有很多草木甚至无缘拥有这番经受寒霜的阅历。有些早早黄熟,有些匆匆枯萎。此时敏感的蜇虫也钻到洞中低下头不动不食,准备开始蛰伏过冬了。
霜降习俗与养生
自古便有“霜打菊花开”之说,菊花在此时盛开,赏菊便成了霜降时节的雅事。“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菊被古人视为“候时之草”。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汴梁城的商家用大片菊花装饰酒楼入口,“皆以菊花缚成洞户”。到了清代,茶馆和富贵之家以成百上千盆菊花堆叠成菊花山子、菊花塔,蔚为壮观。
霜降吃柿子是民间广为流传的习俗。在福建泉州等地,还有“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的老话流传。此时枝头的柿子早已红透,像一盏盏小灯笼挂在光秃秃的枝丫上,霜打过的柿子,涩味尽去,只剩下绵密的甜。人们会把柿子摘下来,摆在窗台上晒成柿饼,等到冬日里,掰开柿饼咬出里面的“溏心”,那股子甜润,是霜降留给时光的礼物。
俗语说“补冬不如补霜降”,但进补并非一味吃厚味,而是要“温润”为先。此时宜多吃健脾暖胃、滋阴润肺的食物,像山药、栗子、南瓜,都是应季的佳品—— 山药蒸着吃,粉糯香甜,能健脾益胃;栗子煮成粥,暖乎乎一碗下肚,能补养肾气;南瓜炖排骨,汤鲜味浓,既能补气血,又不滋腻。
滋补之外,润肺的食材也必不可少,霜降后空气干燥,易伤肺津。有农谚说:“霜降拔萝卜,立冬起白菜。”白萝卜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价格便宜的食物,民间称“土人参”。用白萝卜炖豆腐,萝卜“下气润肺”,豆腐“益气和中”,简单的食材,却最合时节的脾胃。
本帖最后由 小小富 于 2025-10-22 09:26 编辑
秋林黄叶晚霜严,熟蒂甘香味独兼
熟蒂甘香味独兼
霜降节气,这是隶属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霜降节气
千树扫作一番黄
霜是预兆冬的来临
宜多吃健脾暖胃、滋阴润肺的食物
霜降留给时光的礼物。
路过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