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回老家,隔壁邻居蹲在门口抽着旱烟,愁眉苦脸地跟我念叨:“**刚谈了对象,女方说必须在县城买套房,彩礼还得按当地最高标准来;老二才上高中,一想到几年后也得走这条路,我这腰都直不起来。”
张叔夫妻俩种着几亩地,农闲时去工地打零工,一年到头攒下的钱刚够糊口。可现在农村娶媳妇的 “硬通货” 越来越高:县城全款房是标配,十几二十万的彩礼不能少,还得给儿子买辆代步车。两个儿子意味着双倍的压力,光是一套房的首付,就够老两口掏空半辈子积蓄,还得背上外债。
村里不少有俩儿子的家庭都这样,父母五十多岁了还在外地打工,六十岁的大爷跟着建筑队爬脚手架,大妈去餐馆洗碗刷盘子,就为了多攒点钱给儿子们 “铺路”。有人说他们太较真,可在农村的婚恋市场里,没房没车的小伙子连介绍对象的机会都少。
养大两个儿子已经耗尽心力,可 成人”后的买房买车娶媳妇,才是压在农村父母肩上最沉的担子。他们总说 “为了儿子啥都值”,可眼角的皱纹和佝偻的背影,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心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