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陪发小喝酒,这哥们儿喝着喝着就红了眼眶。他和女友恋爱五年,年初刚领了证,本该喜气洋洋筹备婚礼,却因为彩礼的事闹得心力交瘁。
发小和女友是坚定的丁克主义者,从恋爱第二年就明确说了不打算生孩子。双方父母一开始激烈反对,架不住小两口软磨硬泡加摆事实讲道理,去年终于松口点头了。发小本以为最大的障碍已经跨过,没想到真正的坎儿在这儿等着。
女方家提出要 20 万彩礼,说是当地的 “行情价”。发小当场就懵了,他跟未来岳父母说:“叔叔阿姨,我们俩不生孩子,彩礼能不能按实际情况商量着来?传统彩礼不都带着点给女方生育付出的补偿吗?我们这情况特殊……”
话没说完就被打断了:“生孩子是你们自己的事,跟彩礼没关系!我女儿养这么大嫁过去,20 万不多!邻居家闺女嫁人生孩子才要 18 万,我们家不要少的就不错了!”
发小给我看他们的聊天记录,女友夹在中间左右为难,一边是坚持 “规矩不能破” 的父母,一边是觉得 “花钱没道理” 的未婚夫。女友偷偷跟他说,父母觉得丁克已经够 “丢人” 了,彩礼再少了会被街坊邻居笑话。
这事儿听得我也直皱眉。发小不是拿不出这 20 万,但他觉得憋屈:“我不是舍不得钱,是这钱花得不明不白。我们规划好了丁克生活,不用攒奶粉钱不用备学区房,本想把钱花在提升生活质量上,现在硬生生要掏出一笔‘生育附加费’,这合理吗?”
更让他难受的是,当初为了说服父母同意丁克,小两口拍着胸脯保证会好好经营生活,会把双方父母照顾得更好。可现在卡在彩礼上,未来岳父母一句 “丁克就该少要钱?没这说法”,把之前所有的沟通都堵死了。
看着发小愁眉苦脸的样子,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劝。传统习俗遇上现代生活方式,怎么就这么难调和呢?丁克夫妻到底该不该按 “常规标准” 给彩礼?这 20 万到底是对女方的尊重,还是对新生活规划的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