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赋能体育,以艺连接情谊 ” 活动
古今文学研究秘书长张琳琳的讲话
摄影/郑循福


尊敬的各位先生、女士、文友、乒协领导:
大家下午好!
荷风暑夏,热忱相聚。今天我们在义乌市乒协共赴这场“以文赋能体育,以艺连接情谊”采风活动,这既是文化与体育的对话,也是新老朋友的相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感受这份特别的缘分。
先做自我介绍,我是古今文学研究院秘书长张琳琳。
接下来请由我为大家介绍本次参加采风活动的各位先生、女士:
义乌市文联副主席赵国强先生,
义乌市古今文学研究院首任院长,理事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徐敢先生
义乌市古今文学研究院院长、《古今文学研究》主编黄选先生
义乌市乒协副主席沈新祥先生
义乌市古今文学研究院副院长郑循福先生
浙法传媒金华总监、记者江胜忠先生
义乌实力派作家、义乌商报记者王曙光先生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实力派作家胡友大先生
稠州论坛文学版块版主、古今文学研究院骨干成员成江银先生
义乌市古今文学研究院骨干成员朱杭平先生、朱友良先生、何涛先生、季军仙女士,潘锦畅同学,
——他们带着对文字的热爱、对交流的期待而来,欢迎大家的到来。


义乌市乒协这些年在推广乒乓球运动、凝聚爱好者方面做了很多扎实的事,接下来,有请乒协副主席沈新祥新先生,为我们介绍乒协的发展情况,掌声欢迎!
感谢沈副主席的细致介绍,让我们对义乌乒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原来小小银球背后,藏着这么多关于热爱与坚持的故事。而今天这场跨界相遇,离不开双方的用心促成,接下来,就让我们有请古今文学研究院院长黄选先生致辞,听听他对这场文化与体育之约的期待,掌声有请黄院长!
感谢黄院长的精彩致辞,既见文化情怀,也显交流诚意。说到文化与体育的交融,今天还有特别的“见面礼”要送上。书法里有笔墨风骨,正像乒乓球里有刚柔节奏,接下来,有请古今文学研究院骨干成员朱友良先生,向义乌市乒协赠送书法作品,也请乒协代表接赠,掌声见证这一时刻!
墨香未尽,画韵又来。如果说书法是线条的舞蹈,那画作便是光影的叙事,都藏着对生活的热爱。接下来,有请古今文学研究院骨干成员朱杭平先生,向义乌市乒协赠送画作,有请接赠,让我们再次用掌声记录这份心意!

一份书法、一幅画作,是文化与体育的“信物”,也是此刻相聚的见证。为了留住这份特别的瞬间,接下来我们进入集体合影环节,请各位嘉宾到指定位置,咱们一起定格今天的初见之喜。
合影结束后,就到了最让人期待的环节——纸上的交流要续,球桌上的互动也得来!接下来,我们将举行乒乓球友谊赛,不管是文友还是球友,都不妨拿起球拍,在跃动的银球里感受默契、切磋技艺,让情谊在来回攻防间再升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