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社交平台上集结了一群浙江网友讨论地震预警的话题。
起因是昨天有网友收到了电信推送的“浙江省地震局公益短信”,发帖问大家“啥意思?浙江要地震了吗?”
手机截屏
记者翻阅评论区发现,杭州、宁波、绍兴、舟山等浙江多地网友都表示收到了同样内容的短信。而且,不仅是电信用户,部分移动、联通用户也表示收到了短信。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带着网友们的疑问,记者今日(13日)从浙江省地震局求证后获悉,这条公益短信的确是浙江省地震局委托运营商推送给公众的。
为何浙江省地震局要提醒公众关注“浙江地震预警信息服务”小程序呢?
地震预警是地震发生后、破坏性地震波到达前发出警报,争取数秒至数十秒紧急处置时间的技术。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正式运行以来,中国地震预警网成功发布上百次3.5级以上地震预警信息,为政府救援决策、行业应急处置和公众紧急避险提供了有力支持。
目前,手机接收地震预警信息的渠道有微信小程序和手机预警APP,部分手机厂家还内置了地震预警功能。用户只要将手机的相关功能打开,就可以通过以上任何一种方式接收到地震预警信息。
据介绍,“浙江地震预警信息服务”微信小程序去年开始试运行推广,在地震波到达前向浙江用户成功发过很多次预警信息,提示公众采取避险措施,降低伤亡和其他灾害损失风险。
手机截屏
为何浙江省地震局在这个时间点向公众推送短信?记者也转达了网友们的好奇。
近期,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发生8.7级强震,触发多国海啸警报和社会恐慌。刚刚过去的7月28日是唐山大地震49周年纪念日,为铭记灾难、砥砺前行,同时也便于公众及时接收地震预警信息、科学应对震情,浙江省地震局决定近期(8月12日-22日),在全省范围内推送公益短信。电信,移动、联通的手机用户都将陆续收到这条短信。
11日晚,浙江省地震局官方微信就发布了相关推文《浙江省地震局将发送地震预警信息服务公益短信》。

受访者供图
【新闻+】
收到地震预警信息如何应对?
根据预警时间,选择不同避险方式要学会辨识预警信息,地震预警信息分为红、橙、黄、蓝四个等级。
“如果收到黄色和蓝色地震预警信息,说明地震对你造成的影响不大,这个时候不要惊慌,注意远离可能会有高空坠物的地方就行。如果收到橙色和红色预警信息,说明地震可能会对你所在的地方造成破坏,这就需要采取一些避险措施,尤其是红色预警信息的时候,一定要抓紧时间避险。”河北地震台测震台网室主任张幸兴说。
如果在较低的楼层,预警时间充足的情况下,要首先撤离到室外的安全地带。在室外撤离或者避险时,一定要远离高危建筑物、烟囱、广告牌、立交桥等,因为地震很有可能造成高空坠物,引发砸伤事件。还要远离电线杆和变压器等电力设施,漏电带来的伤害比地震本身还可怕。
“如果楼层太高或时间非常紧张,来不及离开房间,一定要第一时间拿起靠垫或枕头护住头部。降低重心,躲到开间小、有承重墙的地方去,并牢牢抓住牢固的物体,防止晃动,等到震感结束后,再迅速逃出室外。时间来得及的话,也可以顺手关闭电源、燃气,防止泄漏和爆炸。记住不要爬窗户,不要跳楼,不要乘坐电梯。”张幸兴说。
北京市地震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预警时间不同,选择的避险方式也不一样。预警时间3秒,在室内避险要到坚固体旁(如桌子下、床边等),在室外要远离建筑;预警时间5秒,平房住户要疏散到空旷地带;预警时间10秒,楼内一、二层住户疏散至楼外;预警时间15秒,低楼层住户疏散到楼外,高楼层就近避险。特别是室内高层住户,要关闭燃气,保护好自己的头部,躲在坚固体下或开间小、有承重墙的空间,伏低、遮挡、手抓牢坚固体,不乘坐电梯,远离镜子、玻璃等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