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局,刚坐下喝了半杯水,对方就直截了当地问:“在哪高就啊?” 我捏着杯子的手指瞬间收紧,低声说:“在厂里上班。”
空气明显安静了两秒。对方脸上的笑容淡了些,微微皱眉,又追问:“什么厂啊?做流水线的吗?一个月能挣多少?”
这已经是我今年第三次在相亲时遭遇这种尴尬。每次被问工作,我都像做错事的学生,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在电子厂做质检,每天穿着蓝色工服在车间待八个小时,双手要反复检查零件是否合格,下班时指甲缝里还带着洗不掉的油污。这样的工作,在相亲市场里似乎连 “普通” 都算不上。
上次介绍人跟我妈说:“对方条件挺好的,就是希望找个体制内或者坐办公室的,稳定体面。”
其实我不算差。在厂里做了三年,从学徒做到组长,工资从三千涨到五千五,还攒钱给家里换了新冰箱。我会在休息时学烘焙,烤的戚风蛋糕被同事抢着吃;我喜欢养花,出租屋的窗台上摆满了多肉和绿萝;我甚至报了夜校学会计,想着以后能换个环境。可这些好像都抵不过 “在厂里上班” 这五个字。
前几天和厂里的姐妹聊天,她说自己相亲时谎称在 “制造业公司做质量管理”,对方立刻热情了不少。我问她不怕露馅吗?她苦笑:“至少能争取多聊几句的机会啊,直接说在厂里,人家可能饭都不想跟你吃。”
我懂这种心情。就像上周相亲的男生,听说我在厂里上班后,话题明显变少了。他聊他的新媒体工作,说今天要追热点明天要写文案,我插不上话;我说起车间新换的自动化设备很神奇,他只是敷衍地 “哦” 了一声。结账时他说 “下次有空再联系”,可我知道,那句 “有空” 和我的工作一样,都成了客套话。
难道在流水线上认真工作,靠双手挣钱生活,就不配拥有爱情吗?那些在车间里流下的汗,为了赶工期加过的班,攒下的每一分踏实的钱,难道都成了爱情里的减分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