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
查看: 845|回复: 2

你小时候唱的义乌民间歌谣,现在还记得几首?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236

主题

5687

回帖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1316
金钱
31339
威望
4733
精华
7
注册时间
2011-4-9
发表于 昨天 23: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浙江

杨南山新书《金鹁鸪 银鹁鸪  一义乌民间歌谣解读》自序:

                 风从民间来

    大言不惭地说:“这本小书不是一本普通的歌谣集,而是义乌这方水土用乡音刻录的一段基因密码。”

    我出生在义乌南江边上的一个小村庄里。从小耳濡乡间歌谣,美香婶哼唱的“菱角挂满船,划只船,一划划到长江沿……”声音犹在耳畔,“长江”也就是义乌的南江。当年村里小学的操场上,大哥哥大姐姐们做游戏时唱的:“称面称面起糖勾,三次要糖勾,里把大,那把大,称面称面索一索。”意思好像是义乌农村榨糖时节,小孩子去熬糖屋里打糖勾,挑选了一番裹糖勾用的糖梗段儿,挑来挑去,最后终于选定最长那段,眼看打好后还要求大人帮着再多裹一点。后来举家迁回北苑街道柳村,村里有不少“游口歌(1)篓”,像八囡、三牛囡、杨美香、季仙妹等,只是当时那些游口歌传入耳中,我常常是“一只耳朵归,一只耳朵出”,全没记在心上。

    后来迈入社会,以文人自居,写了二十年的散文,脑子里总想脱俗,渐渐发现自己又迈入了死胡同,只得重新向民间借路。当我重新俯身贴近这片土地时,才发现那些曾经被文人雅士视为俚俗的乡音里,竟藏着最鲜活的文学基因。记得 21 世纪初那几个年头,常常跟在义乌市作协主席张金龙老师的身后,到义乌乡下去采访。张老师总鼓励我“带一点回头货回去”。这“回头货”便是散落乡野的口头明珠。

    民间歌谣是没有版权的。这本小书收录的义乌民间歌谣,要说真正的作者,那就是义乌的广大老百姓。义乌老百姓创作了丰富的口头文学,却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字。我这本小书,就是要为义乌老百姓树碑立传,为他们所创作的口头文学留下文本。这些歌谣中,有一些是本地地道的歌谣,像《金鹁鸪  银鹁鸪》。还有一些,可能江浙各地乃至全国都有类似版本,但它在义乌一经流传,就会打上深深的义乌烙印,有了义乌的模样。不仅在语言上会自然而然地改用义乌方言,内容上也会换上义乌元素。在传播过程中,你改一句,他改一句,你添一个义乌花头,他翻一个义乌花样,就成了义乌版的歌谣。新义乌人在义乌待久了,也就成了老义乌。这些歌谣风格率真、语言鲜活,里面沉淀着义乌人的七情六欲——他们在里头笑过、哭过、恨过、爱过、骂过、痛过、愁过、梦过、反抗过、奋斗过……

    这本小书,主要从民俗学与民间文学的角度,对歌谣中的义乌元素进行解读,或对歌谣中提及的事物进行义乌关联的解读,从中领略义乌人的性格、品德与智慧,弘扬义乌精神。歌谣文本,以及它所关联的义乌俗语、谚语、谜语、歇后语、口彩词、神话、传说、故事、戏文、曲艺等,在叙述上,很大部分采用了义乌方言,这有赖于义乌方言专家赵晓青老师的指导与帮助。

    正如十多年前《义乌市志》主编吴潮海老师在我的第一本小书《义乌野话篓》序文中说的那样:“拈起几片被史学家忽略的叶子,集腋成裘。但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脐带浅埋于义乌这一方水土,喉咙的发音也沿袭了先祖的韵致。就用地道的义乌话再哼一遍家乡的游口歌吧。

( 该书将于九月上旬正式发行,在十几年的采风、写作过程中,许多义乌老乡提供了素材与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

主题

9193

回帖

4万

积分

钻石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3116
金钱
22955
威望
52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8-5-1
发表于 昨天 23: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好好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236

主题

5687

回帖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1316
金钱
31339
威望
4733
精华
7
注册时间
2011-4-9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3: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斗虫虫,虫虫飞。
斗鸡鸡,鸡鸡啼。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义乌稠州论坛

关注公众号

下载客户端

客服热线:9:00-16:00

0579-85099500

公司名称:义乌好耶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浙江省义乌市人力资源产业园10楼

浙B2-20070208-3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015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723号
Copyright © 2025 义乌热线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