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稠坛杯”红色征文比赛活动有感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首都“九三”阅兵仪式将纪念活动推向了高潮。我们绣湖文学组织的“稠坛杯”红色文化征文活动吸引了大批文学爱好者参与,征集到一大批高质量高水准的好作品,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作为80多年前遭受日寇屠村焚村耻辱的一个后人的我当仁不让,积极参与到了此次活动。虽然知道自己这点笔墨无法完整描述父辈曾经遭受的苦难,无法真实呐喊出那代人曾遭受的家仇国恨,也无法准确表达深埋在他们心底憋了八十多的冤屈,只能算是替那辈人写一写在遭受日寇糅躏之后悲痛无助、欲哭无泪以及无处可诉之时的呻吟罢了。因此,参与征文活动并非奔向奖状与奖品,只是为了记住父辈曾遭受的惨痛。
我们这代人虽说也经历过艰苦年代,但总算是幸运的,一直沐浴在和平的阳光里。记得小学一年级开始,每年清明节都会参加扫墓活动,总会邀请几位干部到现场做报告。在介绍烈士光荣事迹后,也会讲些他们小时候的苦难来教育我们珍惜幸福生活。虽然许多具体的都忘了,但尚经村黄荣贵老书记讲的那件事,却至今还留在我的脑海里:一贫如洗的他小时候只得靠给地主家放牛为生,寒冷的天气里因为冻得忍不住了,不得不将双脚踩入牛刚拉出的还散发着热气的粪便里取暖。其实,像这样的事小时候听得多,只是不是自己经历的事听得快忘得更快。所幸的是如今再也没必要去体验那种苦不堪言的生活了。记得去年清明节前夕曾接到一位学生微信,说周边有个学校准备到村里烈士墓开展扫墓活动,需要村里安排人员介绍烈士的英勇事迹。她问我有没有这方面的资料。看到信息后我就觉得非常遗憾,虽一直住在村里却总是疏忽这方面的资料收集,对村史及战争年代期间的人与事更是知之甚少。随着老一辈的逐渐凋零,再不重视整理与发掘,用文字保存下来,那些曾经发生过的真实故事,终将随时间的远去而消淡,成为再也无法破译的谜而遗憾。
在家乡小学任教的那些年里,每到报刊征订窗口期,学校办公室里总会出现一位声音洪亮、头发花白的健硕老人,不厌其烦地向师生推荐新四军研究会的一本刊物。几次接触后,知道他叫华加元,是廿三里周店村人。他每次前往学校订刊都是全靠步行,可以相像他跑完周边那么多学校该花多大的精力啊。因此能多订几本就多订几本,也算是对他工作的最好支持。后来知道,华加元先生也是除了王选女士外,另一起义乌民间向日寇提起诉讼的主要组织者之一。他与陈洪才先生深入各村调查,收集了日寇在义东一带违反国际法、犯下滔天罪行的许多实证。作为具状人,他与陈洪才先生一起于2004年9月10日向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了《民事起诉状》。《民事起诉状》所附资料就有:被烧房屋统计资料一册(20页),被杀害人员登记册一本(16页)。华加元先生在宣传新四军上的努力与付出,抢救性收集日寇在家乡犯下滔天罪行上的坚持与执着,每每想起依然觉得非常暖心与感动。
由此,我联想到近些年来,曾随绣湖文学采风团队多次拜访过上方村。上方村因拥有“第一位在义乌本地从事革命活动的中共党员方元永”“第一位回义乌创建党组织的革命先辈方城顺”而有着“红色起点”之美誉,是后宅街道精心打造的《德胜古韵》与《望道信仰》两大特色精品线上的最为重要的景点之一,也是义乌最负盛名红色教育基地。在“七一”“十一”等重要节日来临之际,各地慕名前来参观学习团队可谓是络绎不绝。在此,不得不提到一直致力于红色资源发掘与美丽乡村建设的上方村原村主任方华弟同志。他长期担任村主任职务,因年龄原因退出领导岗位之后,他专注于方元永、方城顺两位革命先辈的革命事迹收集、整理与传播工作,精心打造党建宣传教育阵地的同时,特别注重方元永、方诚顺两位革命先辈陈列室建设。在两位先辈的革命事迹整理上,方老主任更是精益求精,陈列室里的每一个字符都经过严谨的推敲,每一帖相片都经过仔细的挑选,每一块展板都经过严格的设计,无论是从灯光的配置,还是从下而上的参观学习通道,处处凝聚着方华弟主任的智慧与心血。为纪念革命先驱方元永创办的“乌喊报”建立的“乌喊讲堂”,既是村民学习、培训、交流地方,也是外来参观学习团队的重要的交流场所。更难能可贵的是,方华弟老主任不论自己经营的建筑公司多忙,只要一有参观学习团队到村,他都亲临现场陪同参观学习团队。在一次参加上方村红色教育活动时,方华弟老主任还特地邀请了方元永、方诚顺两位革命先辈的后人来到现场,让我们到场人员感悟到了上方村在赓续红色基因、传承红色文化上远见与卓识,感受到了上方村对红色教育意义上独特的理解。
义乌拥有丰富的红色历史与资源。深入挖掘红色文化所蕴含的时代价值,推动红色文化创新发展,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在新时代建设与发展中激扬出文化自信的澎湃力量,这是当前与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的要面对的现实问题。也是“稠坛杯”红色文化征文活动之后需要关注的话题。我想新时代不仅需要更多像黄老书记一样有亲身经历的宣讲者,期盼能更多的像华加元先生一样脚踏实地的践行者,当然也呼唤更多的像方华弟老主任那样对红色锲而不舍的执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