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
查看: 826|回复: 1

之江观察 丨 当好AI时代“大先生”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29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万

主题

4万

回帖

45万

积分

实名认证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457331
金钱
260622
威望
16287
精华
11
注册时间
2015-5-5

K歌达人

发表于 昨天 21: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浙江

 

 

来源:潮新闻

评论员: 王彬 

 

 

 

 

在人工智能重塑知识传播方式的今天,教育的本质反而更加清晰:它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唤醒、精神的获得、情感的共鸣。技术越发达,我们越要强调人的价值,强调教师的不可替代。

 

当好“大先生”,成为引路人。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近日,浙江省教育厅举行“弘扬教育家精神,争做新时代育人楷模”记者见面会,邀请五位优秀教育工作者与记者见面交流。五位优秀教育工作者分享了他们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领域的实践和感人故事。他们中,有人用风趣的语言激活数学课堂;有人以一碗一勺传递文化温度;有人远赴他乡播种教育希望;有人扎根乡土守护留守儿童成长;也有人为创新教师队伍管理机制、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发光发热。

 

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朴实无华的坚守;没有惊天动地,却有着滴水穿石的深情。他们讲述的,是讲台上下的酸甜苦辣,是岁月深处不曾褪色的教育初心。听着他们的故事,总会想起那句最朴素的话:“天大地大,学生最大。” 他们身上,折射的是浙江74万教师最动人的精神底色,也让我们进一步触碰和感知到教师群体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高度: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是什么,让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出不平凡的故事?是那一份赤子之心和热爱情怀。若没有对育人事业的赤诚、热爱与责任,便不会有“矿爷”苏德矿死磕“怎样让绝大部分同学都能够听得懂微积分”,把微积分课变成启迪思维的乐园;不会有徐迅老师三十六载如一日,借饮食文化传授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不会有方润根校长千里奔赴泸定,用三年光阴为远方孩子点亮一盏灯;也不会有祝响响老师放弃城市优越条件,选择“最美逆行”,以柔软肩膀撑起乡村孩子的一片天……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新时代,新征程,在全国各地,“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争做新时代育人楷模”正融入办学治校和教书育人全过程。尤其在人工智能重塑知识传播方式的今天,教育的本质反而更加清晰:它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唤醒、精神的获得、情感的共鸣。正如苏德矿教授所言,“AI高效传递知识,教师点燃思维火花、传递人文温度”,人机协同才能打造既有效率又有灵魂的课堂。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言传身教”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意义。技术越发达,我们越要强调人的价值,强调教师的不可替代,他们以人格影响人格,以生命触动生命。方润根远赴泸定,不仅带去教学方法,更以奉献诠释信念;祝响响留守乡土,不仅传授知识,更用陪伴传递勇气。他们的“重言亦重行”,为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传递的也是积极正向的思想品德和价值观。

 

当然,社会要培育高素养、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群体,让教师心无旁骛地教书育人,将“言传身教”进行到底,一个基本前提在于为他们卸去不必要的负担,不断送去温暖与关怀。要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减少非教学事务性工作,优化教育管理流程,把时间和讲台真正还给教师,把宁静真正还给校园。来自全社会的理解、尊重与支持,是对教师最好的致敬。

 

在这个致敬教师的节日里,愿我们不忘教育最初的温度,也记住每一位师者平凡而伟大的身影。他们用言行写下的教育诗篇,远比任何辞藻更加铿锵有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潮新闻”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山岩泉水 昨天 22:58 +1
风轻云淡ojq 昨天 22:55 +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29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万

主题

4万

回帖

45万

积分

实名认证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457331
金钱
260622
威望
16287
精华
11
注册时间
2015-5-5

K歌达人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1: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是什么,让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出不平凡的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义乌稠州论坛

关注公众号

下载客户端

客服热线:9:00-16:00

0579-85099500

公司名称:义乌好耶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浙江省义乌市人力资源产业园10楼

浙B2-20070208-3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015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723号
Copyright © 2025 义乌热线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