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
查看: 2123|回复: 0

(转载)揭开滴滴背后的真面目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主题

4

回帖

12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6
金钱
60
威望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5-9-13
发表于 2025-9-25 00:12: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浙江

 

(一)滴滴数据权力的“黑幕”:垄断、隐私与安全的三重悖论

 

作为日订单量数千万的超级平台,滴滴掌控着中国最庞大的实时移动数据。这构成了其另一重更危险的“黑幕”。

 

  1. 数据垄断与隐私侵蚀: 平台收集了海量的个人行程、家庭住址、工作地点、社交关系等极度敏感的信息。用户在使用服务时,让渡了这些隐私数据,但平台如何存储、使用、分析这些数据,外界无从得知。是否存在内部员工滥用数据权限的风险?数据是否被用于构建更精细的用户画像以强化商业控制?这些都属于不透明的“黑幕”操作。
  2.  
  3. 安全承诺与响应机制的“黑幕”: 在发生司乘纠纷或安全事件时,平台的数据权力成为其推诿责任的“挡箭牌”。一方面,平台宣称拥有最先进的安全系统和录音录像功能;但另一方面,当用户真正需要调取证据维权时,流程往往繁琐,平台常以“涉及隐私”、“需警方介入”等理由设置障碍。平台既是数据的掌控者,又是规则的制定者和纠纷的裁判者,这种“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角色,使其在安全事件中的责任界定变得模糊,其数据使用的“黑幕”恰恰可能成为掩盖系统漏洞的屏障。
  4.  

    (二)滴滴平台刑事案件频发性质恶劣

     

  5.  
  6. 滴滴平台引发的刑事案件呈现出数量多、类型广、恶性程度高的特点。从地域分布看,相关案件几乎覆盖全国;从时间跨度看,案例集中发生在2015年至2020年间,但反映的管理问题持续存在;从案件性质看,从杀人、抢劫等恶性暴力犯罪到性侵、猥亵等侵害妇女人身权利的犯罪,再到故意伤害、危险驾驶、诈骗、盗窃等,应有尽有。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案件仅是通过司法系统公开的部分,实际数量可能远高于公众所知悉的水平。

     

  7.  
  8. 在众多刑事案件中,性侵类犯罪尤为突出且社会影响极其恶劣。据不完全统计,仅2015年至2018年间,公开的滴滴司机性侵案件就达50起。这类案件通常呈现出相似的犯罪模式:司机利用平台获取乘客信息,在行程中或行程后实施侵害。例如,2018年山东青州市一名滴滴司机在接送女乘客王某后,通过微信聊天产生歹意,随后通过威胁、恐吓手段强行与其发生性关系。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案件中的司机竟然有恶性犯罪前科,如北京市海淀区法院披露的一起案例中,一名滴滴专车司机曾因盗窃罪、组织越狱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七年,这直接暴露出平台在司机背景审查上的重大漏洞。

     

  9.  
  10. 滴滴平台上的暴力伤害案件也屡见不鲜。2016年长沙一名滴滴司机因路线问题与乘客发生纠纷,竟持刀追砍乘客,导致乘客背部伤口长达50厘米,左手两条手筋被挑断。此外,平台还频繁发生“路怒症”引发的危险驾驶行为,如2020年北京一名滴滴司机在载客途中与他车开“斗气车”,在早高峰时段疯狂飙车至时速144公里(限速80公里/小时),最终造成四车连撞的严重事故。

     

    (三)从滴滴管理模式缺陷的具体表现看滴滴的必然灭亡

  11.  
  12.  

    滴滴平台在安全管理上的缺陷并非偶然,而是其商业模式和管理理念的系统性失败。通过对多起案例的深入分析,可以将这些缺陷归纳为以下几个具体方面:

     

  13.  
  14. 1.准入机制形同虚设

  15.  
  16.  

    滴滴平台在司机准入环节存在严重漏洞,导致不合格司机大量涌入。按照常理,作为运输服务的提供者,网约车司机应当具备良好的驾驶技术、法律意识和个人品行。然而,滴滴为了追求快速扩张,采取了极低的准入门槛和松散的审核机制。多地交通主管部门在约谈中指出,滴滴对营运车辆审查不严,“人车不符”现象时有发生;对司机背景调查不严,酒驾、毒驾等行为没有实行行业禁入,对失信司机没有设立门槛约定。

  17.  
  18.  

    更令人震惊的是,平台甚至默许有严重暴力犯罪前科的人员成为司机。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公布的案例显示,一名滴滴专车司机曾因盗窃罪、组织越狱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七年;另一名滴滴出租车司机曾因交通肇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还有一名专车司机曾因合同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这些案例充分说明,滴滴平台的背景审查机制存在明显缺陷,未能有效筛查出有严重犯罪记录的人员,将乘客置于潜在危险之中。

  19.  
  20.  

    2.过程监管严重缺失

  21.  
  22.  

    滴滴平台对运营过程的监管几乎处于真空状态。一方面,平台安装的安全设备形同虚设。如江阴市在约谈滴滴公司时指出,平台所辖车辆的卫星定位装置、应急报警装置等安全设施未能发挥应有作用,平台相当于“只收了保护费,不实行对车辆运行的维护”。

    另一方面,平台对运行中的车辆缺乏实时监控和干预。在郑州空姐遇害案中,尽管事态发展有一个过程,但平台未能通过任何技术手段发现异常并及时干预。在多起“路怒症”引发的危险驾驶案例中,平台也没有对司机的异常驾驶行为进行监测和警示。这种过程监管的缺失,使得平台无法在危险发生前采取预防措施,只能在悲剧发生后被动应对。

  23.  
  24.  

    更值得深思的是,平台在产品设计上还主动弱化了安全考量。顺风车业务曾一度设置“社交标签”功能,试图将出行服务与社交匹配相结合,这种产品设计思路明显忽略了女性乘客的安全需求。虽然在社会舆论压力下这些功能最终被调整,但反映出平台在产品设计初期对安全价值的轻视。

  25.  
  26.  

    3.客服与应急响应机制低效

  27.  
  28.  

    滴滴平台的客服体系在多次危机事件中表现出严重的低效和僵化。在郑州空姐遇害案发生后,家属联系平台获取司机信息的过程困难重重;而在此后不久的乐清女孩遇害案中,客服体系再次出现类似问题:受害人家属报警后,警方多次与平台沟通获取车辆信息,却因平台繁琐的程序而延误了救援时机。

  29.  
  30.  

    这种低效不仅体现在重大刑事案件中,也反映在日常投诉处理上。江阴市经信委在约谈滴滴时明确指出,平台存在“乘客投诉维权机制不通畅、评价举报机制不到位”等问题。这意味着当乘客面临司机的骚扰或不当行为时,很难通过平台渠道获得及时有效的帮助。

  31.  
  32.  

    客服体系的低效背后是平台将大量客服业务外包,导致沟通协调、危机应对严重滞后。这种以降低成本为导向的运营模式,显然无法建立高效、专业的应急响应机制,无法在紧急情况下保障乘客安全。

 

珍惜生命,远离滴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义乌稠州论坛

关注公众号

下载客户端

客服热线:9:00-16:00

0579-85099500

公司名称:义乌好耶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浙江省义乌市人力资源产业园10楼

浙B2-20070208-3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015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723号
Copyright © 2025 义乌热线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