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义乌商报
作者:王佳丽
9月28日15点起,浙江省重点工程——江赤公路逐步开放社会车辆通行。
这条全长17公里、总投资超35亿元的一级公路,将义乌主城区与赤岸镇的通行时间从40分钟压缩至15分钟。从前期的实地勘察、方案论证,到后期的工程招标、施工建设,市交通运输局会同各相关部门、镇街以打造“品质工程”为目标,克服诸多挑战,严格把控江赤公路工程质量与建设进度,推动项目一步步从“纸上蓝图”变成“落地实景”。
如今,这一交通动脉的打通,不仅极大改善了赤岸镇的交通条件,更为赤岸镇的产业发展、文旅共富、群众生活等方面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深刻变化。

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区域竞争力显著提升
江赤公路的主线通车,为赤岸镇的产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赤岸镇,这个曾经因地理位置偏远而发展受限的区域,如今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义乌乃至更广阔的经济发展版图中。
项目是发展的“第一引擎”。近年来,赤岸镇锚定“五县枢纽、千亿重镇、共富典范”发展新定位,以高起点、高标准谋划绿色动力“万亩千亿”产业平台。依托义武公路、义永公路、金义东快速路等交通优势,赤岸镇成功吸引了吉利汽车、欣旺达动力、正泰等龙头产业项目落户,形成了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产业生态圈。
在项目推进上,赤岸镇更是快马加鞭。欣旺达二期、渣土消纳场等政策处理项目迅速完成,浙中水资源配置工程、义龙庆高速等7个省市重大项目全速推进,89个镇年度项目全线开工。同时,赤岸镇着力打造高能级产业平台,推动产业链群加速构建。围绕汽车动力、新能源电池等4条百亿级产业链,精准绘制“产业地图”和“招商图谱”,着力延链补链强链。上半年,赤岸镇规上工业产值达到153.51亿元,同比增长102.4%,规上工业增加值27.99亿元,同比增长90%,主要指标领跑全市。
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出台《赤岸镇优化营商环境十条举措》,新建政企交流平台,靠前解决企业难题;助力高成长性、高贡献度的“高税无地”企业加速落地……赤岸镇这些举措的实施,让企业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温暖。
今年,赤岸镇整理开发空间1055亩,储备拓展空间6449亩,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空间保障。“我们做好了充分准备,来迎接江赤公路开通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赤岸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9月17日,义乌市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举行,赤岸镇在这场大会中成功签约新项目11个,预计投资137亿元。其中,零跑汽车落户赤岸镇的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及底盘新技术生产基地,总投资10亿元,项目投产后,预计10年内累计产值约300亿元,将有力带动义乌市高端制造产业链的集聚与发展,更为赤岸的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新动能。
“义乌是我的家乡,也是一座充满活力、机遇和效率的国际化都市。这次回家乡投资建厂,是一次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战略合作,也是我们全国战略布局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更是我们与义乌共同面向未来、智创未来的崭新起点。”杭州市义乌商会会长、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朱江明表示,零跑汽车将全力以赴,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推进项目建设,争取早日投产达效,将义乌基地打造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制造工厂标杆。
“这些企业选择在赤岸落地,是对赤岸镇区位优势与发展潜能的极大认可。”赤岸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而江赤公路的开通,将加速项目建设的步伐,更为企业的物资运输、人员往来提供极大便利,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农文旅搭上“顺风车”,
携手迈向共富路
江赤公路犹如一条金线,拉近了义乌城区主轴与赤岸文旅“珍珠”之间的距离,为农文旅融合发展和共同富裕按下了“加速键”。
赤岸镇,这片“抬头皆风景、踏脚皆文化”的土地,在江赤公路通车后,将成为游客争相前往的旅游胜地。赤岸镇地处五县交汇之地,拥有丰富的自然名胜和厚重的历史底蕴。该镇坐拥15万亩葱郁山林,义乌最高峰大寒尖、浙江轴心点、奇峰耸立的五指山巍峨其中;吴溪、环溪等九曲清流穿镇而过,柏峰、枫坑两座水库宛如碧玉镶嵌其间。
在推动农、商、文、旅深度融合方面,赤岸镇更是下足了功夫。近年来,赤岸镇着力构建“一核三片多点”的空间格局,以古镇保护开发为核心,培育山野运动、文化共富、康养疗愈三大片区;大力发展露营、民宿、农家乐、体育赛事等特色业态,创新消费场景;举办杨梅采摘节等特色农事节庆,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推进大寒尖、松瀑山、环“浙中之心”步道等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品质提升,打响大寒尖新年第一登、西海亲子趣味跑等品牌赛事。去年,赤岸镇吸引接待游客超130万人次,举办大型活动10余场,实现营收超1.2亿元。
江赤公路的通车,将为赤岸的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带来新动能。“十一”国庆节前后,赤岸镇计划先后举办五柳村橘子采摘节、赤岸双节文旅活动,从五柳村的蜜橘采摘到慈溪村农家乐及毛店村无同餐厅的美食品尝,从马溪漂流的活力体验到莱山里露营的松弛时光,从尚阳老街的民宿休闲到杨盆村赏月的浪漫滋味,这个假期,江赤公路的开通将为赤岸带来更多客流与商机,
同时,今年启动9个共富大楼工程,并形成“规则—建设—运营”的全周期布局,通过商超租赁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通过共富大楼、农家乐、文旅项目等为村集体增收,做强大西海共富组团。上半年,全镇村集体经营性总收入突破5080万元,同比增长76%,全镇42个行政村提前7个月实现“村村百万”。
一直以来,赤岸镇立足“土特产”资源优势,聚焦全产业链、数字乡村建设和品牌强农三大主线,推广“平台+直播+电商”三位一体机制,提档“山里云销”区域品牌,打响“赤街好货”和“丹溪有礼”两大金字招牌,实实在在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如今,交通条件的根本性改善,更打通了农产品出村进城的“最后一公里”。赤岸盛产的柑橘、杨梅、葡萄、蓝莓等特色农产品,通过“山里云销”平台可以更快更新鲜地送达永康、武义、义乌城区等市场,提升产品价值和农民收入。江赤公路的开通,缩短了永康、武义等地与义乌城区的距离,加速赤岸周边优质农产品直达义乌城区市场,并助力赤岸镇成为两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今后更将迎来源源不断的商贸机遇。


群众生活迈进“同城圈”,
民生福祉获得实质提升
江赤公路首先是一条便民路、惠民路,它的通车最直接、最深刻的改变体现在赤岸镇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
“以前从赤岸赶往城区看病,通勤至少要40分钟车程,很不方便。江赤公路开通后,去城里方便多啦。”家住赤岸镇水岸社区的朱奶奶告诉记者,江赤公路开通后,从赤岸直接去城区仅需15分钟,不仅节省了时间成本,更提高了办事效率。
随着江赤公路的通车,赤岸居民前往义乌主城区工作、求学、就医、购物、娱乐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大幅降低。在医疗方面,方便了城区医生下乡诊疗,助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提升,群众享受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门槛显著降低;在教育方面,解决了优秀年轻教师下乡教学不便的困境,充分发挥省特级教师名师工作室的辐射引领作用。双向往来的便捷性,使赤岸与义乌城区的联系前所未有的紧密,赤岸居民可以更好地共享义乌城市的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实质性地提升了获得感和幸福感。
同时,交通的便利也为赤岸镇的公共服务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赤岸与城区距离的拉近,必将留住赤岸人、吸引更多新义乌人来此工作和生活,赤岸的优惠房价与优质的环境,或将成为许多新义乌人的最佳落脚点。为此,赤岸镇党员干部将聚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民生实事推进方面,项目化、清单化推进“民生优享”服务体系建设、困难群体帮扶等惠民实事,让群众喜欢赤岸、爱上赤岸、留在赤岸。
交通的互联互通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先导。江赤公路的通车,有力推动了“产、城、人”三者的深度融合。赤岸镇古镇保护开发、吴溪河道改造提升等工程,助力城镇能级跃升,激活城镇发展内生动力;夜经济集聚点建设,将提升赤岸镇区作为区域服务中心的集聚辐射能力,有助于加快高端商贸、品质商住等业态布局;同时促进了山区人口向镇区集聚和新义乌人向赤岸的流动,为赤岸带来新的消费需求和活力。
交通不是孤立的线条,而是产业、人才、技术的流动通道。如今,江赤公路的正式通车,将建起区域间经济往来、产业联动的“快车道”,助力沿线特色产业发展、旅游资源开发,形成“交通+产业+城乡”的融合模式。它极大地提振了全镇干部群众的发展信心,增强了人们对赤岸未来的美好预期。这种信心和认同感,将转化为共建美好家园的强大合力,推动赤岸在建设“万亩千亿”产业平台、打造全市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的新征程上奋勇前行。
这条路,通向的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远方,更是共同富裕的星辰大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