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有个小姑娘,刚入职没多久,因为住得远偶尔迟到几分钟。有个同事出于 “好心”,在茶水间和其他人说 “她这样总迟到,领导肯定有意见,咱们得提醒她早点出门”。结果这话越传越偏,最后变成了 “她根本不把工作当回事,天天故意迟到”。小姑娘知道后特别委屈,本来就因为通勤压力大偷偷掉眼泪,这下直接找领导申请调岗,好好的工作氛围也变得尴尬。
其实仔细想想,很多我们以为的 “闲话”,本质上都是没经过推敲的 “主观判断”。就凭着自己看到的片段、想到的可能性,把话传了出去。可语言这东西,一旦说出口就收不回来,哪怕你出发点是好的,也可能像一根小刺,扎在别人心里,让关心变成伤害。
所以下次想 “聊两句” 的时候,不如先停三秒:这话我有没有问过当事人?我说出去会不会让她不舒服?如果换成别人在背后说我这些话,我会开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