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亲戚家吃饭,刚进门就觉得不对劲——以前一到饭点就热热闹闹的屋子,这次安静得能听见筷子碰碗的声音,连平时最爱说笑的阿姨,都皱着眉扒拉着饭没怎么说话。
后来才知道,都是因为他家儿子40岁还没结婚。其实我之前也听人提过,说这几年阿姨和叔叔没少为这事操心,托人介绍了不下二十个对象,可要么是儿子没看上,要么是相处没几天就黄了。一开始一家人还能坐下来好好聊,后来聊着聊着就容易吵架,现在连提都不太敢提,却又都憋在心里,家里气氛越来越沉。
吃饭的时候,叔叔没忍住问了句“最近有没有跟之前介绍的姑娘联系”,儿子低头没吭声,阿姨赶紧打圆场“吃饭呢说这个干啥”,可话刚说完,自己的眼圈就红了。我看着桌上没怎么动的菜,再看看一家人愁眉苦脸的样子,突然觉得特别不是滋味——明明都是疼孩子的,却因为“结婚”这件事,把家里的烟火气都磨没了。
听说现在亲戚家平时都很少有笑声,儿子下班回家就躲进房间,叔叔阿姨要么坐在沙发上叹气,要么就是两个人偷偷议论。有时候邻居去串门,一提到“孩子结婚”的话题,他们就赶紧转移话题,生怕别人追问。
其实我也能理解他们的着急,毕竟在老一辈眼里,孩子成家立业才算是“完成任务”,可看着他们因为这事愁得睡不着觉,家里连点热闹劲儿都没有,又觉得特别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