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用户从未签到
新手上路

- 积分
- 21
- 金钱
- 14
- 威望
- 0
- 精华
- 0
- 注册时间
- 2025-10-14
|
近日,义乌市某渣土清运公司在承运北苑街道建筑垃圾时,因管理衔接疏漏,未执行电子转移联单制度被义乌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查获。立案后,执法队员并未“一罚了之”,而是立即启动涉企案件综合评估机制。经详细核查,确认该企业的上述行为属于本年度首次违法,加上其积极配合整改,未造成环境污染、道路遗撒等实际危害后果。最终,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对该企业作出不予行政处罚的决定。 这是义乌将“涉企服务”理念 融入综合执法实践的缩影 义乌发布特约摄影师 李崇荣/摄 执法不仅是发现问题的“监督员”,更是帮助企业规范经营的“服务员”。作为全国首批“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试点城市之一,义乌紧扣涉企行政执法难点痛点,不断创新执法方式、优化执法流程、提升执法效能,积极推行执法有力度、服务有温度的涉企监管新模式,探路营商环境新生态。 义乌建立“计划为主、处罚为辅、非必要不检查”的监管模式,推动执法检查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让执法“看得见、抓得准”。义乌市综合行政执法指导办公室统筹全市执法部门开展行政检查,将全市今年行政检查任务精简归并为196项,计划任务数同比下降33%,“综合查一次”实施率达83.7%,有效减少重复检查扰企。 
资料图 与此同时,义乌积极承接全省试点,开展分级分类监管。“根据企业的信用状况、风险等级、监管结果等,联合各监管部门制定科学监管评价标准,实行赋色赋码的差异化管理,并进行动态调整,少打扰‘好学生’,多帮扶‘困难生’。”市综合行政执法指导办公室主任金彦介绍说,目前已在电商、物流、餐饮等5个行业推行分级分类监管,覆盖企业1万余家。 今年,还全新打造多语言“义企通”预约平台,建立“企业点单、部门响应”的联动监管服务体系,按需组建跨部门服务团队,为企业提供国际化、一站式、全流程的定制化帮扶指导。据统计,截至目前共受理预约式指导服务328起,帮助企业整改风险隐患736个。 近年来,义乌积极跳出“单一执法”思维,推动职能从“管制型”向“服务型”深度转型。自去年试点开展亮码检查以来,义乌深入推进“查前凭码检查,查中亮码可查,查后用码评价”模式,建立“不亮码检查无效”内控机制,以亮码约束执法行为,确保行政检查全程留痕。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全市共开展亮码检查18723户次,亮码检查率99.9%。 在此基础上,义乌还推行涉企执法和服务并重模式,聚焦助企帮扶,推动监管从“以罚促改”向“以教助改”跨越。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编制了15项规范经营指引,深化8大领域140项免罚清单应用,推行涉企首违、轻微、无危害、主动整改“四不罚”机制。通过构建预防为主、惩教结合、过罚相当的闭环整改体系,以弹性监管为企业减负。今年,已办理轻微免罚案件达1006件,占涉企案件的41%。 针对罚后环节,执法部门延伸执法链条,主动帮助企业进行信用修复。通过提供“修复预审”服务,设立专人专岗引导企业高效完成信用重塑。 当执法不再是冰冷的“贴条”与“暂扣”,而成为一场场有温度的沟通、一次次有底线的包容、一种可持续的共治时,新时代城市管理的模式让人眼睛一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