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建立过程概述。
一、建立的历史背景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中国社会矛盾激化与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与社会矛盾空前加剧: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如《辛丑条约》的签订)、封建主义的压迫(如地主阶级的剥削)、官僚资本主义的掠夺,使中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为挽救民族危亡,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洋务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戊戌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先后尝试救亡图存,但均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在此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的希望。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为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同时,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共产党的建立提供了思想与组织准备。
二、建立的过程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关键阶段:
1、建党思想的酝酿(1919-1920年)
五四运动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1919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1920年,陈独秀在上海发起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随后将其改组为“共产党早期组织”(1920年8月),这是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实际上是党的发起组织,起到了联络各地建党活动的作用。
与此同时,各地先进知识分子纷纷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1920年10月,李大钊在北京成立“共产党小组”;1920年秋,董必武、陈潭秋在武汉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1920年冬,毛泽东、何叔衡在长沙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此外,济南、广州、旅日、旅欧留学生中也相继成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这些早期组织的建立,为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奠定了组织基础。
2、全国代表大会的筹备(1921年6月)
1921年6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荷兰人)和尼克尔斯基(俄国人)到达上海,与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李达、李汉俊取得联系。双方一致认为,应尽早召开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随后,李达、李汉俊致信给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要求每个地区派出两名代表到上海出席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陈独秀、李大钊因公务在身,未能出席会议,但他们在代表们心目中仍是党的主要创始人和领袖。
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1921年7月23日-8月初)
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正式开幕。出席代表共13人,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他们是:上海的李达、李汉俊;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广州的陈公博;留日学生周佛海;以及陈独秀委派的包惠僧。
会议开幕式后,代表们围绕党的纲领、奋斗目标、组织机构等问题进行了讨论。7月30日晚,会议正在进行时,一名陌生的中年男子突然闯入会场,又匆忙离去。具有长期秘密工作经验的马林立即判定此人可能是敌探,建议中止会议。大部分代表迅速转移,随后法租界巡捕包围并搜查了会场,但未发现任何可疑物品。
鉴于上海会址已被敌人监视,会议无法继续在上海举行。根据李达夫人王会悟的建议,代表们分批转移到浙江嘉兴,在南湖的一艘游船上召开了最后一天的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规定党的纲领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消灭资本家私有制;联合共产国际。会议还通过了《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规定了开展工人运动的组织工作和宣传工作的具体策略。
最后,大会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任书记,张国焘负责组织工作,李达负责宣传工作。至此,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三、建立的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了正确的革命路线和策略。例如,党的一大通过的纲领,明确提出了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这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前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不再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的革命,而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人民民主专政为目标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四、补充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纪念日,但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实际开幕日期是1921年7月23日。这一日期的确定,是毛泽东于1938年5月在《论持久战》中提出的,当时他在文中指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十七周年纪念日。”这是中央领导同志第一次明确提出“七一”是党的诞生纪念日。1941年6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战四周年纪念指示》,正式将7月1日作为党的诞生纪念日。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一个复杂而渐进的过程,经历了思想酝酿、组织准备、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等阶段。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领导核心、科学指导思想和革命前景,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纪元。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赵安平 浙江义乌人,书法研究生,上海市形势政策教育研究会会员,上海革命故事讲述团成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