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用户从未签到
新手上路

- 积分
- 21
- 金钱
- 15
- 威望
- 0
- 精华
- 0
- 注册时间
- 2025-11-10
|
马上又到年关了,过年最期待的就是放假,穿新衣,放鞭炮。听说今年义乌几个乡镇和所有街道都要禁了,理由是所谓的污染环境??真是纳了闷了,汽车尾气污染大气层怎么不禁?二手烟污染环境怎么不禁?工业排放有毒气体怎么不禁?过年放几个,要禁了?咋滴,环境是靠这几个炮污染的呗。
记得小时候最期待的就是过年,大年三十通宵的鞭炮声,闻着那烟火气,才能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可现在呢,城里不让放,整个城市过年都是冷冷清清的,我们的孩子再也感受不到我们童年时的快乐,想感受个年味还得带孩子去乡下。今年更离谱,听说老家城西也要禁,怎么滴,想感受个年味,还得出去呗。
放的好处:
氛围感拉满:一放,那叫一个热闹,瞬间把年味儿拉满,感觉整个世界都在庆祝,这氛围感,绝绝子!
[鞭炮R] 传统传承:放是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传统习俗,不放,年味儿都少了一大半,这传统咱可不能丢,得传承下去!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燃放是春节传承千年的习俗,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中。过去,春节临近时,家家户户准备,除夕之夜声此起彼伏,寓意驱邪避灾,迎接新年。这一独特仪式感是春节区别于其他节日的重要标志,禁止燃放,如同抽掉春节文化的重要支柱造成文化传承的断层,年味也大打折扣。
同时,燃放所营造的热闹氛围是年味的关键部分。春节本是全家团聚喜庆欢乐的节日,的响声和烟火,能极大地烘托节日气氛,给人们提供情感宣泄的出口。一旦禁止,除夕变得格外安静,春节也变得平淡,年味随之减弱。
此外,燃放也是春节社交互动的重要方式,邻里亲友共同燃放,分享喜悦增进感情。禁止燃放限制了这种互动,导致人际关系疏远,春节的温馨氛围也难以维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