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晚路过初中校门口,都能看到壮观的接送大军 —— 私家车排成长队,电动车挤得水泄不通,家长们拎着书包、递着水杯,把孩子送到校门口才放心离开。
这就让我有点困惑了:初中的孩子大多十三四岁,早就具备独立出行的能力,到底为啥还要天天接送?
有人说现在路况复杂,电动车、网约车多,家长不放心。可我们小时候,小学高年级就自己背着书包走路上学了,初中更是结伴骑车、坐公交,也没见出啥问题。是现在的马路更危险了,还是家长的安全感越来越低?
也有人说孩子学业重,接送能节省时间让孩子多睡会儿、多学点。可挤在早高峰的车流里,有时候堵车的时间,比孩子自己走路还久。而且,节省这点时间的代价,是让孩子失去了独立规划路线、应对突发情况的机会。
更让人费解的是,有些家长明明工作很忙,却还是硬挤时间接送,甚至拜托老人代劳。是真的 “闲得慌” 吗?好像不是,更多是舍不得放手吧。总觉得孩子还小,怕他受累、怕他受欺负、怕他走弯路,却忘了初中正是培养独立能力的关键时期。
独立不是天生的,是在一次次自己上学、自己解决问题中练出来的。过度保护反而会让孩子依赖成性,以后进入高中、大学,甚至社会,遇到一点小事就手足无措。
当然,不是说所有初中娃都不能接送,特殊情况偶尔接送没问题。但如果天天接送,真的有必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