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睡眠时长推荐为7~8小时,6小时是健康底线,上限不超过9小时。
有研究发现,与睡6~9个小时的人相比,睡不够6小时和超过9小时的人,心肌梗死风险分别增加20%和34%。
帮你改善睡眠的5个方法
规律生活
尽量每天同一时刻起床,包括休息日,有助于调好“生物钟”,建议尽量23:00前入睡。
增加体力活动
如快走、慢跑、练习八段锦等,有助于减轻入睡困难、加深睡眠,但17:00后尽量不要剧烈运动,否则反而可能会影响睡眠。
睡前不要吃得过饱
晚饭吃7~8分饱,睡前别吃零食,别大量喝水,要让胃得到休息,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 睡前吃得过饱,会增加胃食管反流风险,从而增加夜里醒来的次数,还会增加肥胖风险。
- 睡觉时适度挨饿,可以降低身体慢性炎症反应,有助于延缓衰老、降低多种慢性疾病风险,还能够启动细胞的自噬机制,清除细胞内的“废物垃圾”,有利于人体自我修复。
-
做好睡前准备
- 睡眠环境要暗:比如关好门窗、拉上窗帘,为自己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 减少蓝光污染:睡觉前过多暴露于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从而造成入睡困难、睡眠浅、多梦。
睡前2~3小时最好不要玩手机或使用电子设备,如果晚上不得不使用电子设备,可以佩戴防蓝光眼镜。
学会放松训练
腹式呼吸放松法:保持坐位或平卧位,肩膀放松,闭上眼睛;双手可放在腹部,缓慢深吸气,暂停1~2秒;缓慢呼气,再暂停1~2秒,如此循环往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