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
查看: 400|回复: 0

灯下读史随笔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7

主题

6630

回帖

2万

积分

钻石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215
金钱
15312
威望
38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1-2-28
发表于 昨天 23: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浙江

          自古以来,勾践被国人奉为励志的典范、忍辱负重的英雄,被誉为知人善任、励精图治的明君;而夫差则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斥为沉溺美色、偏听谗言、残害忠良的昏庸之主。

 

         究其原因,无非在于——勾践胜了,夫差败了。成王败寇,千古皆然,胜负之间,便决定了是非黑白。

 

         吴越争霸之际,勾践兵败会稽,身陷囹圄。这位表面谦卑、内心深沉的君主,为求一线生机,更为日后复国雪耻,不惜极尽谄媚之能事:他俯首称臣,甘为奴仆,甚至以“尝粪问疾”这等令人作呕之举博取夫差怜悯。而彼时的夫差,心怀仁慈,天真地相信了这位落魄敌酋的忠诚,动了恻隐之心,竟将猛虎放归山林——后人讥之为“妇人之仁”,却少有人思量:若无此仁,何来人性之光?

 

        勾践归越之后,卧薪尝胆,矢志复仇。他布下连环毒计:派遣西施施行美人计,迷惑吴王心志;收买佞臣伯嚭,使其日日进谗,离间君臣;更以蒸熟之稻种伪作良种献于吴国,致使百姓春播秋无所获,饥荒遍野——无辜黎民何罪之有?又趁吴国北上伐齐、国力空虚之时,从背后挥刀突袭,一举灭吴,终将夫差逼至绝境,自刎而亡。

 

        然,大仇得报之后,勾践并未止步于胜利,反而翻脸无情,过河拆桥。他曾倚为心腹的伯嚭,虽贪财好利、卖国求荣,但毕竟在瓦解吴国内政中立下“大功”。可勾践竟以“不忠”之名将其诛杀——试问,谁更不忠?一个助你夺权复国之人,岂能说杀就杀?恩将仇报至此,已非权谋,实乃冷血!

 

        至于文种、范蠡,更是辅佐勾践复兴越国的股肱之臣。范蠡机敏过人,识破危机,及时抽身隐退江湖,才得以保全性命;而忠心耿耿的文种却被赐剑自尽,含冤九泉。尤为讽刺的是,范蠡不仅智谋超群,甚至曾为助勾践取信夫差,忍辱负重,替其戴绿帽以掩人耳目——如此牺牲,竟也被后世轻描淡写视为笑谈。可叹忠良难容于乱世,小人反得善终。

 

          倘若现实生活中真有一个如勾践般阴鸷狠辣、忘恩负义、步步为营的小人,我们普通人还能安枕无忧吗?若世人皆效其行,背信弃义成风,恩义荡然无存,那还是人类应有的社会吗?道德崩塌,人心不古,天下岂不大乱?

 

        回望吴越之争,说到底不过是两位君王之间的权力博弈,与万千百姓何干?那一袋袋送往吴国的蒸熟谷种,毁掉的不是王宫粮仓,而是千家万户的炊烟与希望。百姓颗粒无收,饿殍遍野,而吴王夫差所失不过区区赋税,几乎毫发无损。真正承受苦难的,永远是沉默的庶民。

 

        翻开中国史册,此类颠倒是非、混淆黑白的奇事怪事,数不胜数,触目惊心。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只要最终成功登顶,哪怕手段卑劣、阴谋迭出,哪怕屠兄弑弟、淫人妻妾、祸及苍生,也能被后世美化包装,冠以“雄才大略”“忍辱负重”之名,津津乐道,传颂千年。

 

       难道成功真的可以掩盖一切罪恶?难道胜利者便天然拥有书写正义的权利?

 

      不信?再举两例,足见一斑。

 

其一,唐太宗李世民。玄武门之变,血染宫阙——他亲手射杀长兄李建成,命人剿灭弟弟李元吉满门,连尚在襁褓中的侄儿也不放过,斩草除根,冷酷至极。而后逼迫父皇李渊禅位,夺权登基。更令人不齿的是,为满足私欲,公然纳弟媳杨氏(原齐王妃)入宫,宠幸有加。如此凶残好色、悖逆人伦之举,竟被史书粉饰为“拨乱反正”“天命所归”。而本为大唐奠基立下赫赫战功的李建成与李元吉,则被刻意丑化为庸碌无能、耽于酒色之徒。婺剧《挂玉带》中,竟将二人描绘成整日醉生梦死的纨绔子弟——历史由胜利者书写,真相早已面目全非。

 

其二,明太祖朱元璋。未发迹时,身为贫苦佃户,竟伙同他人偷宰东家耕牛,分肉而食,还将牛头牛尾藏于山中,谎称牛遁入山穴。在当时律法森严的社会背景下,宰杀耕牛属重罪,足以判刑流放。可这般行径,如今却被民间演绎成“洪武少年奇事”,广为流传,甚至带几分戏谑与赞许。仿佛为迂腐。

 

当整个民族习惯于用成败论英雄,我们是否正在悄然遗忘——

什么是真正的道义?

什么才是值得传承的人性光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义乌稠州论坛

关注公众号

下载客户端

客服热线:9:00-16:00

0579-85099500

公司名称:义乌好耶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浙江省义乌市人力资源产业园10楼

浙B2-20070208-3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015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723号
Copyright © 2025 义乌热线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