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沉沙 于 2024-11-29 10:53 编辑
狗肉铺 (街檐下之三十九) 李邦林
他姓王,五行缺木,他爹本想给他取个大名叫奇森,但算命先生说运势里的“木”不可没有,但也不能太多,否则有灭顶之灾。为什么呢,天机不可泄露,天字不能读出头,于是他就取名奇林了。 多年了,他在镇上开了家狗肉铺,店铺就在老镇那条偏僻的冷巷里,门前钉了一块旧木板,上面歪歪斜斜地写了三个字——狗不理。他不知道人家北方有家包子店早在他没出世时就将它注册成商标了,对他来说这只是块招牌,只想用这简单的三个字表达一下内心那一点意思罢了,即全世界的狗都在讨厌他,但乡民喜欢他的狗肉。 一年又一年,以往的经历都成了过眼云烟,如今他已是远近闻名的狗肉大王了。 他清瘦,不是那种满面横肉满胸黑毛的关西大汉,与他的职业很不相配,他毕竟是一个杀狗的,身上的气味常年让全镇的狗都避之不及。镇上的人都说,他狗肉具备与众不同的味道,完全因为他是用棺材板全程烹饪的,说起来真有些不可思议,这也是奇林有意对祖传秘方的回避和误导。那年老镇周边丘壑乱坟堆上坟头砖难逃被拆,都拿去砌叠炼铁用的小高炉了,荒丘野岭间遗弃了许多森森骨殖和凌乱的棺材板,山上的树木也砍光烧炭,柴火一下子就紧张起来。狗肉锅炉膛里如果没有足够的硬货光靠秸秆茅草是达不到应有的火候和效果的。有人偷了只狗要他烧,他就搜集了一些散落在荒坡上的棺材板,避人耳目趁着夜色带回家,碰巧被快嘴祥春嫂看见了,风一样在村里传开来,都说他缺德。奇林说你们不懂,狗是吃屙长大的,只有用棺材板才能消除它的杂味,打鑞靠松香,狗肉就靠棺材板。从此村里就有煮狗肉要用棺材板的说法。现在找不到棺材板,他用煤气照样能烧出那种垂涎的味道。关键都在下到汤汁里的那包配料,同行瞅准机会曾将他灌得烂醉如泥,他守口如瓶,依旧不能如愿。那年女儿出嫁,问奇林讨要秘方,他说不能坏了祖训,宁可多给你几万嫁妆,包你小二口衣食无忧。 民间说法狗肉是大补的,小孩尿床、老人尿频、女人阴虚、男人肾亏、白天晕眩、晚上盗汗,狗肉一盆,老酒一杯,立竿见影,善哉善哉。习俗里夏天是不吃狗肉的,半年的生意做下来,也够王奇林同志一年的开销了。 狗为农家六畜之一,造房子时大门边上通常都留有一个狗洞,养的尽是土狗,让狗有个进出自由的空间,忠诚地为主人看家护院。奇林的狗肉铺从来没有愁过货源的不足。那年有只疯狗闯进了老镇,咬了许多人,上面不让养狗了,物色了一群后生组建了打狗队,游移于大街小巷见狗就打。奇林的表弟是打狗队的一个小头目,经常把战利品拖进他的铺子,随即割两只熟狗腿、两瓶老窑特曲带回兄弟们受用。那段时间是奇林狗肉铺的高光时刻,周边集市的贩子们都到他这里进货。奇林每天都红光满面,开喉哼起了昆曲乱弹,晚风里点燃了心中的坊肆烟火。 早先农舍前的女人朝巷子高呼一声“乌——噜噜!”马上就会跑过一只大狗,低头利索地把小孩拉的屙舔光摇摇尾巴跑开,好一副恬淡的乡村山居图。奇林很郁闷,他说现在养土狗的人不多了,打扮精致的女人养起了小巧的宠物狗,嫩肉儿小手牵着遛弯,当老祖宗供着。以前养狗是看家护院,现在养狗是解闷作伴;以前家狗是狗窝稻草、狗食冷粥,现在小狗是穿衣戴帽、撒娇送抱;他又说那天在大街上碰到侄女,眼睛红红的,三天没吃饭了,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她说她的奴奴(哈巴狗)死了,我看她哭得比爹死了还伤心难受……鸡肫难剥,人心难摸啊! 老了!奇林伫立在黄昏余晖下的义乌江边,江风渡磬寺,天涯明月刀,人生跌宕,身后是他经营久年的“狗不理”狗肉铺,堆放凌乱的狗笼子废弃在一旁,这些曾经关着家犬的铁笼子,曾被动物保护者们摄进他们的镜头,曝光在地方报纸的头条。杀了大半辈子的狗,卖了大半辈子的狗肉,今天似乎突然看见了笼子里那一双双乞求的目光,他动了恻隐之心,侄女那一双伤心的红眼,公园时髦女人怀里的金毛犬,遍地开花的宠物医院,与他亲手送走赴汤蹈火的狗命相比,反差极大,冬夜灯下火锅里的佐料没有我奇林的狗肉,照样会有十三香的鲜味。 他转身关上陈旧的大门,卸下“狗不理”木板,老镇从此少了一爿老牌狗肉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