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会员

- 积分
- 824
- 金钱
- 298
- 威望
- 0
- 精华
- 0
- 注册时间
- 2014-10-31
|
发表于 2025-3-20 19:19: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基层治理失序岂能漠视民意?环境权益不容权力践踏】
九联村龚支书作为基层治理的"领头雁",本应恪守法治底线,却公然违法倾倒建筑垃圾,街道办面对群众诉求选择"视而不见",这出基层治理的"双输"戏码暴露出多重问题。从法律层面看,该行为涉嫌违反《环境保护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多项法规,更违背了《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中"禁止违规处置集体资产资源”的明文要求。当基层权力异化为污染保护伞,不仅损害生态环境,更在群众心中埋下"官官相护"的信任危机。这类现象折射出部分地区的治理顽疾:少数基层干部将"属地管理"异化为"权力领地",把群众监督视为"找麻烦";个别监管部门把"属地责任"扭曲为"地方保护”"内部处理"替代依法问责。这种扭曲的治理辑,本质上是对法治原则和群众路线的双重背离。
值得警惕的是,建筑垃圾违法倾倒往往牵涉利益链条。村集体土地可能被违规占用,运输环节或存在非法牟利,处置过程容易滋生权钱交易。建议上级纪委监委启动专项调查,运用卫星遥感监测等技术手段倒查污染源,同时畅通"12369环保举报"等维权渠道,让每起违法倾倒都有迹可循、有人担责。
基层治理现代化不是空话,需要刀刃向内的改革勇气。当"小微权力"失去约束,损害的不仅是青山绿水,更是党的执政根基。唯有将群众满意度作为考核"指挥棒",对漠视民意者严肃追责,才能重建“民有所呼、政有所应”的良性互动,筑牢乡村振兴的法治基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