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小富 于 2025-3-26 14:26 编辑
森宇:“仙草”开出共富花
金彩云客户端>金华 记者 邵雪廉 胡睿哲
春到森山。在位于义乌市义亭镇的森山健康小镇,穿过成片的油菜花、奇绝的木化石和生机勃勃的果蔬基地,记者在铁皮石斛繁育中心遇上了周金贤、陈炳翠夫妇。拔除杂草,清理长得不好的石斛苗,是他们近期的主要工作。
“为了保证铁皮石斛的有机品质,这活要人工做,为生产铁皮枫斗等产品提供好原料。”周金贤说,他们一般每人管理20亩,每亩工资200多元;如果所有产品达到有机认证标准,且亩产达到要求,另有每公斤石斛1元的奖励。“我们两人全年可以拿到十四五万元。”老周笑着说,他妻子则骄傲地表示,他们已在森宇集团的铁皮石斛基地工作了15年。
一株“仙草”,一个产业,一座小镇。森宇集团自1997年从仿原生态培植铁皮石斛开始,连续攻克了铁皮石斛栽培、功效基础研究、产品研发等技术难题,牵头制定3项国家行业标准,完成9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建有4万多平方米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透明可视化标准化车间,拥有客户超2000万;投资51.8亿元建成森山健康小镇,集农业、工业、教育、文旅、康养等于一体,其中文旅板块去年接待游客超过100万人次,有力促进中医药文化的推广。
推动森宇集团持续精进的动力是什么?该集团董事局主席俞巧仙说,是“为大众健康服务”的使命,是成人达己的豁达和智慧。
“如果种一样东西,能给人带来健康,还能让乡亲们都有活干有钱赚,那是多么美好的事。”这是近30年前俞巧仙的想法,那时森山铁皮石斛刚开始大面积栽种。如今,森宇集团的铁皮石斛种植基地超过1万亩,分布在金华、丽水云和、温州文成及云南、贵州等地,栽种方式向树栽、野养等拓展,农民的增收模式也更加多样。一种是由森宇集团提供资金、技术,农户组建合作社,以土地入股,并在公司或合作社里务工,生产出来的产品由森宇集团负责销售,农民可以稳定地获得工资、土地分红等收入。另一种是复合经济种植模式,从农民手中流转土地,在板栗树上种铁皮石斛,林下套种黄精,农民可以获得土地租金、板栗销售所得和务工工资等多种收入,实现“一亩山林不砍树,每年收入几万元”。
“建一座小镇,造福一方百姓,希望所有人在这里都有收获。”这是俞巧仙眼里森山健康小镇的最大价值。
几乎每天都有团队来到小镇,接待员、解说员楼海波几乎没有空闲时间。他原先是水电工,家在小镇附近的王阡村。若问小镇建成后给周边村民带来哪些变化,他最有发言权。“首先是义亭镇的人气旺了,义乌西南部地区有了好去处。另外,一二三产业在小镇融合发展,吸纳周边村民上千人来此上班。小镇还经常举办共富市集,帮助村民销售农产品。”
经过一片萱草花田时,拿着镰刀在除草的楼小妹跟我们打起招呼。她今年72岁,也住在附近村庄。“我经常来干点除草、种苗的活,比较轻松,每天工资120元。”她说,其实家里生活条件很好,儿子经常劝她不要出来干活,但她不听。“这里环境好,又热闹,干活心情好。”
因为铁皮石斛,森宇集团已经带动3万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增收。但俞巧仙没有止步。这段时间,森山健康小镇的丹溪故里文化街非常繁忙,森山药局与森山中医院的装修进入最后阶段,森宇集团的大健康产业又将落下重重一子。
富而思源、富而思进,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坚定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中国式现代化的促进者。俞巧仙说,能为社会创造价值,企业才有价值,多为社会做贡献早已成为森宇人的自觉。“我们将不断学习,为成为一家受社会尊敬的企业而不断奋进。”
编辑:郭晓菁
二审:吴骞
三审:杨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