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
查看: 1119|回复: 0

《家庭教育就是,教会孩子敬畏生命》 天下的父母们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主题

0

回帖

79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798
金钱
386
威望
3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3-1-7
发表于 昨天 12: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浙江

《家庭教育就是,教会孩子敬畏生命》

 

天下的父母们总希望孩子“学好”,可是有多少父母又真正说得清什么是“好”呢?

爱因斯坦说:“只有敬畏生命,世界才会呈现无限生机”

敬畏生命,是谓“好”!

那些误入歧途的孩子,往往从轻视生命开始——轻视自己的未来、他人的尊严,甚至藐视自然万物的价值,最终,将自己送上了毁灭的不归路。

 

父母如果忽视“生命教育”,孩子可能走向失控

 

广东某法院曾向某位疏于管教的家长发出《家庭教育令》,原因是这位父母放任自己的孩子与社会上不良人员交往,最终使孩子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一个美好的生命止步于他去犯罪的那一刻,那是他对自己的生命和别人的生命的不尊重。

史怀哲曾说过:“善是保持生命,恶是毁灭生命”。

若父母只关注孩子的成绩,却未曾教会孩子尊重生命,孩子的价值观便会如同脱缰野马,不知道会跑向哪里,可能跑向毁掉自己,也可能毁了他人后再毁了自己。

 

 

情绪暴力,会“扼杀”孩子的生命力  

有些家长,在家进行作业辅导时,或者是孩子犯了错误时,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对孩子大发脾气。他们不知道,这情绪的狂风暴雨过后,利大于弊。父母们的怒吼、贬低,看似在进行管教,为了让孩子学好,实则已经伤害了孩子,在孩子心中种下自卑与逆反的种子,严重的可能让孩子产生抑郁的情绪,导致伤害自我,甚至自杀;而另一个极端是孩子把压抑的愤怒转向他人,对社会产生仇恨的心理,从而形成反社会人格。

当孩子学会用伤害回应世界,根源常是父母未曾教会他们温柔对待生命。  

 

功利教育,削弱了孩子对生命的感知 

阿尔伯特·史怀哲38岁时,放弃了在欧洲获得的所有荣誉,远赴非洲行医50年。他对大家说:“敬畏一切生命,是伦理的起点”。反观我们的许多家庭,将“成功”狭隘地定义为分数与名利,让孩子不停地追逐好分数和各种荣誉,孩子逐渐产生了有好分数才是好学生,有各种荣誉才是成功。最后孩子最终丧失对弱者的同情、对自然的敬畏。

一个不懂同情弱者的孩子,未来如何为社会承担起责任?

 

父母们赶快拿起“敬畏生命”的两把钥匙

1. 做“有温度”的父母

 汶川地震中,民警蒋敏强忍丧亲之痛,坚守救灾一线,用行动诠释“职责即对生命的敬畏”。

父母无需完美,但要做孩子的榜样,在生活中帮助弱者,让孩子看到:生命很脆弱,我们应该用坚韧与善意,回应生活的无常,守护脆弱的生命。  

2. 以自然为师,唤醒生命共情

 带孩子走进大自然,观察一朵花的绽放,一只鸟的迁徙,一只蝌蚪的成长,让孩子感受生命的神奇,这比再多的课本知识,都有多说服力。

甘地曾说“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而非主宰”。

孩子只有理解了万物有灵,才能懂得:伤害生命者,终将被反噬。  

 

家庭教育从不是雕刻“完美作品”,而是守护一颗不被污染的心。当孩子学会敬畏生命,就会在敬畏中,长成有光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义乌稠州论坛

关注公众号

下载客户端

客服热线:9:00-16:00

0579-85099500

公司名称:义乌好耶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浙江省义乌市人力资源产业园10楼

浙B2-20070208-3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015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723号
Copyright © 2025 义乌热线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