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中故事会》第20期聚焦国际维权:讲述20年前赴日浙江侵华日军细菌战受害者原告声援团“刚正勇为”义乌精神的故事

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由金华市科普作家协会、义乌市作家协会主办的《浙中故事会》第20期在义乌隆重举行。本期故事会以“当代义乌人坚持国际维权”为主题,特邀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丁晓强作为主讲嘉宾,与现场观众共同回顾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故事会由金华市科普作家协会主席何建农先生主持。

作为赴日浙江侵华日军细菌战受害者原告声援团团长的何建农先生,深情回顾了二十年前,即2005年7月18日,由金华市科普作家协会、义乌市科普作家协会等单位联合组织的赴日国际维权声援活动。他讲述了声援团成员们克服重重困难,远赴日本声援的感人故事,以及他们在面对不公判决时,依然不屈不挠,继续为正义而战的坚定信念。那次活动不仅在全球上千家媒体上引发了广泛关注,更因迫于强大的舆论压力,迫使当年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放弃了原定在“8.15”前后参拜靖国神社的计划,成为中日关系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

丁晓强教授在讲述中,详细介绍了当代义乌人在国际维权道路上的坚持与努力。他提到,二十年前,义乌人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刚正勇为”的精神风貌,他们不仅为细菌战受害者发声,更通过法律途径,向国际社会揭露了侵华日军细菌战的罪行。
“义乌人的坚持, 不仅仅是为了讨回公道,更是为了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丁晓强教授动情地说。这场跨国维权活动不仅认定了细菌战等日本侵华历史事实,还赢得了世界舆论的广泛支持,增强了国人的团结,也增进了中日友好人士之间的了解。

现场参加这次故事会的,还有二十年前赴日参加声援活动的近三十名嘉宾。他们中既有声援团的直接参与者,也有一直关注和支持这项事业的各界人士。他们的到来,为故事会增添了更多的历史厚重感和现实意义。

故事会上,多位领导和嘉宾也发表了讲话。中共金华市委原常委、宣传部长杨守春先生表示,义乌人的国际维权行动,是当代中国精神的一个缩影,展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 、勇于担当的优秀品质。金华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义乌市委原书记严高文先生则强调,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义务。

现场参加这次故事会的领导和嘉宾有:中共金华市委原常委、宣传部长杨守春先生、金华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义乌市委原书记严高文先生,义乌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陈有德先生,义乌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长楼初阳先生,金华市科普作家协会主席何建农先生,义乌市文联副主席、作家协会主席何恃坚先生,义乌热线党支部书记方梦娟女士,义乌大酒店副总经理周淮文先生、浙江汉宇设计有限公司党支部副书记吴晓锋先生。
、

此外,故事会还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关注和参与。大家表示,通过丁晓强教授的讲述,更加深刻地了解了那段历史,也更加坚定了自己为正义而战、为和平而努力的信念。
《浙中故事会》通过讲述浙中一系列的历史故事、人文风情,不仅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了文化自信,更激发了人们对于正义、和平的向往和追求。在这场特别的故事会上,当代义乌人的坚持与勇气,成为了激励人们不断前行的强大动力。
撰文丨鲁 南
摄影丨王秀康 龚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