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查良镛)是中国当代文学巨匠,著名社会活动家。他的作品影响深远,尤其是武侠小说跨越雅俗,堪称经典,享誉国内外华语圈。
今天,笔者不想展开铺叙,仅聊聊关于他的几件小事。
一.年少遭遇细菌战
1937年11月,日寇在杭州湾登陆。危难之际,金庸就读于浙江省立嘉兴初级中学。在校长张印通的带领下,他和老师同学一起踏上了艰难的流亡之路。当时金庸才十二三岁,每天要步行七八十里,风餐露宿,走不动了,就唱支歌……
1941年5月,金庸和老师同学经松阳、遂昌、龙游,一路辗转至衢州中学,途中不料遭遇了侵华日军的细菌战。同班同学毛良楷不幸染上鼠疫,当其他人都避之不及,唯有作为班长的金庸与班主任姜老师挺身而出,在黑夜中跟在担架的后面,护送毛良楷到衢江上的隔离船上,直至江边与毛良楷垂泪永别。
毛良楷同学本是体育健将,不幸染上鼠疫,没多久,就去世了。嗣后,金庸与老师、同学互泼热水,以防传染鼠疫和跳蚤。
多年后,金庸回忆道:“战争期间,唯一自觉有点勇敢的事就只这么一件。”
金庸先生在《谈彷徨与抉择》一文中,亲笔描述了这件事:“浙江是日军使用细菌武器的重灾区,而金华、衢州又是浙江的重灾区。
同班好友毛良楷,突然间染上了鼠疫。
他是江山人。深夜两点多钟,他在床上呻吟起来。那时候,人人都知道鼠疫的症状,于是立刻全校震动。我们的班主任姜子横先生花了两个多月的薪水,才雇到两个乡民,用担架抬着毛良楷送到他老家去。我和另外两个同学提着灯笼,和姜老师跟在担架后面护送,心中也不知是难过多还是害怕更多。”
二.任评委点评王选
2002年,王选当选为央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那一年,出任“感动中国”的评委有金庸、余秋雨、敬一丹、白岩松、水均益等知名人士。
看了王选的事迹材料,金庸先生点评道:“这么重要的一件事情,为什么由50岁的老妪来做?”
据王选本人透露:那年她正好是50岁,她心想,老妪?我有这么老吗?哦,在金庸先生眼里,我原来已经是个老太婆了。
这应该是“侠之大者”对王选女士的最大褒奖。
三. 著述武侠小说
金庸先生把自己苦心孤诣撰写的15部武侠小说编辑成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横批《越女剑》。
注:与对联相称的15部武侠小说书名
飞—《飞狐列传》
雪—《雪山飞狐》
连—《连城诀》
天—《天龙八部》
射—《射雕英雄传》
白—《白马啸西风》
鹿—《鹿鼎记》
笑—《笑傲江湖》
书—《书剑恩仇录》
神—《神雕侠侣》
侠—《侠客行》
倚—《倚天屠龙剑》
碧—《碧血剑》
鸳—《鸳鸯刀》
横批—《越女剑》
供稿:吴宗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