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骑电动车的注意了
以后这种电动车
不!能!买!
2025年9月1日,电动自行车强制性新国标《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正式实施。新标准对电动自行车的防火阻燃、塑料总质量、整车质量上限、北斗定位、脚踏骑行装置等作出了规定。按要求,2025年12月1日之后,所有销售的电动自行车产品均必须符合新标准规定。消费者已经购买的不符合新标准的车辆不会被强制淘汰。
12月1日以后旧国标车无法再上牌。
知道你们好奇,下面整理了新旧国标差异。干货来了。
新规电动车与旧规电动车的五大核心区别
一、技术参数大升级
1 整车质量(重量)
- 旧国标:≤40kg(1999版)或≤55kg(2018版)
- 新国标:≤55kg(锂电池车型),≤63kg(铅酸电池车型,2024版新增)
- 变化影响:铅酸电池车更稳更能载,实用性提升
2 最高车速
- 旧国标:≤20km/h
- 新国标:≤25km/h,且超过25km/h时电动机自动停止输出动力("超速断电")
- 变化影响:提高通行效率同时保障安全,减少交通事故
3 电机功率
- 旧国标:≤240W
- 新国标:≤400W
- 变化影响:爬坡能力增强,满足日常骑行需求
4 电池规格
- 旧国标:电压≤48V,无明确类型限制
- 新国标:电压≤48V,鼓励使用锂电池,铅酸电池车型限制重量
- 变化影响:锂电池更轻、寿命更长,降低整车重量
二、安全性能全面提升
1 防火阻燃革命
- 新国标:塑料件总质量≤整车质量5.5%,关键部件(鞍座、电池盒)必须使用高阻燃材料
- 旧国标:无严格阻燃要求,塑料件比例高,火灾风险大
- 变化影响:火灾蔓延速度减缓,有毒气体释放减少,大幅降低电动车火灾伤亡
2 制动系统优化
- 新国标:普通路面制动距离≤3.8米(旧4米),湿滑路面≤12米(旧15米)
- 变化影响:刹车更灵敏,紧急情况反应时间缩短,安全系数提升
3 防篡改设计
- 新国标:控制器、电池组、充电器必须具备互认协同功能,技术上增加改装难度
- 变化影响:从源头防止非法提速改装,保障道路安全
三、智能化与实用化改进
1 定位与监测系统
- 新国标:标配北斗定位模块和动态安全监测(家用车可选择关闭)
- 旧国标:无定位功能,丢失难找回
- 变化影响:车辆防盗能力提升,便于追踪找回,同时支持交通管理
2 脚踏功能调整
- 旧国标:必须强制安装脚踏骑行装置
- 新国标:取消强制要求,由厂商根据车型设计需要决定
- 变化影响:设计更灵活,外观更简洁,部分新款车型已取消脚蹬
3 其他实用改进
- 新增"建议使用年限"标注,提醒用户及时淘汰老化车辆
- 商用车型(物流、租赁)需标注"商用"字样,明确用途区分
- 整车尺寸更紧凑:高度≤1.1米,宽度(不含车把)≤0.45米
四、外观与材质变化
塑料件大幅减少,轻量化设计,多采用铝合金等金属材质
外观更简约流畅,部分品牌推出"科技感"设计
标配15位唯一编码("身份证"),便于管理和溯源
塑料覆盖件多,色彩鲜艳但安全性较低
五、上路规则与过渡期
1 分类管理
-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属非机动车,不需驾照,挂蓝/绿牌
- 电动轻便摩托车:属机动车,需F驾照,挂蓝牌
- 电动摩托车:属机动车,需E驾照,挂黄牌
2 过渡期政策(截至2025年底)
- 已登记的旧国标车和超标车可继续使用至2025年11月30日
- 过渡期后,不符合新国标车辆将禁止上路,违规可能面临罚款和扣车
总结:新国标更安全、更智能、更实用
新规电动车通过提升安全标准(防火阻燃、制动、防篡改)、优化性能参数(重量、速度、功率)和增加智能功能(北斗定位),在保留经济便捷特性的同时,大幅降低了安全风险。选购时,认准具有3C认证和新国标标识的产品,确保合法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