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月月
四进洪华
受小姑子之邀,24年12月12日娘家人姐妹兄弟一大家子驱车高速风驰电掣,不到二十分钟就到了目的地一一后宅洪华村。今日之村热闹非凡,宗祠落成,皆大欢喜。 徒步进村首先印入眼帘的是无数个大红宴篷,给人一种吉祥喜庆的感觉,好似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使人倍感新颖超脱,刹那间心情倍感爽快。
怱闻一声“快去抢馒头”!望眼一瞧,祠堂四周人山人海密密麻麻,水泄不通。馒头雨来啦!呼啦一声,顿时人们用伞接,用床单接,用衣服接,双手跳高接,尖叫声惊呼声不断,,那场景太刺激了,那本能的人性形态淋漓尽致的显示在多彩的万花筒中。馒头抢完了,只见人们用编织袋装,用篮子装,用衣裤包,用手抱,大袋小袋,钵满盆满个个眉开眼笑,人人脸上洋溢出从未有过的那种快感。馒头抢的最多的是外地务工人员。
本村469户1008人,而外地人员有5000多人住此。因为洪华村座落于义乌城区的北部,离飞机场,火车站,商贸城,均是4公里路,交通便利,宜居宜创,所以进入本村的外来建设者多多,洪华村的那一排排崭新整齐的房子成了抢手的香饽饽,无一空闲。 这对本村村民来说无疑是一份丰厚的收入。驻住洪华的务工者在今天的盛世喜庆中也特别的高兴,他们已溶入于此村,成了这里的一分子。看他她们一个个神采飞扬,手舞足蹈,笑的像开口石榴。 祠堂门口更是热闹, 瞧那十二对特大猪羊披红挂彩,打扮的花枝招展,稳稳的绑在定制的猪羊架上,刚刚抬上汽车由前面锣鼓班艺人前行开道,后面宗氏族人和村民毕恭毕敬进香,游行后从汽车上抬下供人们观赏。这种猪羊祭奠的形式很多人都没见过。这次饱了眼福,直呼洪华不简单,了不起的排场。 十二班锣鼓,各显神通,各展技艺,吹拉弹唱,引吭高歌。吸引着从四面八方赶来看热闹的人们和各家各户的亲戚朋友,喜的洪华人合不拢嘴。 走进肃穆庄严的祠堂,第一眼看到的是洪华村简介, 看了才知道,华村的这个宗氏祠堂并非某一个宗族同姓的祠堂,而是三个自然村(苓头店.下叶和洪华)合并后十二个姓氏的汇总,是全村村民都有份的祠堂。这在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宗氏祠堂大都是本族同姓,异姓再出多少银两都会被排斥,不准进入族谱的。而洪华村开了历史的先例,这个举措是个时代的飞跃,是对宗氏家族和异姓外姓的实质含义认知上的升华,是谱写洪华村干部和村民团结一致,建设打造美丽村居,开创乡村振兴的一首赞歌。
更令人感叹的是村民们自愿捐款捐物,慷慨解囊筹建祠堂,那一个个的名字,一组组的数字,其中的一户父亲与两个儿子就捐了178万,赫然醒目,我不禁为他的情怀,气魄,胸襟,见识和乐善好事的人生修为点赞!
迷人的大红宴蓬都设了30一40多桌左右,座无虚席,程序很简单,只要早日预订桌数,桌牌中号上家主姓名,客人对号入坐就行。这个办法构思奇特,村民家来客不用自己买菜动火,实乃省事省时,实属新农村脱颖而出的一件振兴乡村的可行之事。
席间客人们品着美味佳肴,谈着天南地北事。不禁使我也想起了第一次来洪华那不堪回首的往事:80年代,小姑出嫁洪华,第一年我们前往拜年,大姑父二姑父我老公和我四人骑了三辆28寸载重自行车从03省道到义乌县城然后转道进入华村的乡村小道。只见一个个数不清的黄泥小山坡,黄橙橙的连片荒芜之地。
哪知刚进入小道,自行车就陷入了黄泥中,拉出来后整个轮子都粘上了大块大块的黄泥巴掉不下来,三个骑车人只好找了三根木棒,边撬边走,走走停停,步履艰难,最后只好背着自行车前行。我手上拿着东西,脚下粘着泥巴,走几步刮下泥,走几步又擦擦。实在形容不出当时的心情有多糟糕。好不容易打听到小姑家后,只见村上大多数人家都是平房,姑父家兄弟三人四间平房,两个大的已分家,各占一间半,小姑父分得一间平房还要带个妈。可想而知,那时的处境。
回家后老公洗了半天的新自行车,心疼。我洗了半天的衣服,怨气。心里发誓:再也不去那个鬼地方了! 若干年后,小姑子家新房落成。娘家人坐上大姑父的敞蓬电动三轮车再去时,我发现路不再粘人了,黄泥地换成了水泥路。小姑家新建的房屋面积很大且很向阳。村里印象中的那些平房所剩无几,环境面貌也很不错,每家每户新建的房子里面都有一个小院子,种菜种花,村庄焕然一新。
2005年洪华经批准因商城大道拆迁使一部分农户为商城大道的建没先前拆迁安置,2007年旧村改造全面起动,小姑家和同村的人家一样,刚造好没几年的新房又要被拆了,但是大势所趋没有办法,也只好舍小家顾全局了。2015年基本完成旧村改造。
当我第三次走进洪华,是和同学小聚在幸福湖湿地生态公园,公交车直达洪华。洪华村邻近就是幸福湖国际会议中心,植物园,城市绿肺,我穿村而过没走几分钟就到了。
记忆中幸福湖波光粼粼,植物园的樱花盛开,莺歌燕舞,8.2公里的绿肺跑道上,人声鼎沸,游人如织,这里是义乌最亮丽的一张名片。近水楼台先得月,这给洪华村又增添了一分光彩。 2024年12月洪华完成了高层区块建设,现设有菜市场,幼儿园,老年活动中心,公园,篮球场,祠堂等公共设施。
这一路走来,洪华村在政府的领导下,在村干部的不懈努力和村民的艰苦奋斗中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道路宽敞干净,一百多幢清一色的房子排列整齐,村中各种店面超市林立,饭店商铺人满,村民房屋出租收入颇丰,本地的和外地的建没者相溶,人气旺盛,洪华村正腾飞在开创乡村振兴的美好前程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