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huyuxi 于 2025-11-18 16:38 编辑
义乌老科协文史委到书法村陶界岭参观考察
11月7日,义乌老科协文史委书法组部分成员在老科协常务副会长楼芳艺带领下,到浙江省书法村福田街道陶界岭参观考察,并就如何开展合作交流达成初步意向。
陶界岭是义乌远近闻名的文化村,文化底蕴深厚,文化气息浓郁,最早被浙江书法协会评为浙江书法村。现有义乌市级以上书法协会会员78人,他们不仅是陶界岭文化事业的中流砥柱,更是福田街道文化工作的亮丽名片。
在福田街道及书画协会的带领下,陶界岭村两委继续高举“文化兴村”的大旗,结合市委市府提出的“六义”文化精神,努力开创书画工作新局面。 一是活动正常化,村书画成员雷打不动,每周开展一次活动,交流各自书法创作心得,交流学**展情况,对相关作品进行点评,多角度评判,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二是活动内容多样化,每次活动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避免泛泛而谈,除了交流学习体会,还互通信息,组织相关会员参加本地及外地的书画展,展示陶界岭形象,提升陶界岭书法村档次。同时规定在新春佳节书写春联最忙碌的时节,书法工作要向周边村延伸,所有会员要服从大局,必须参加十六场以上活动,从而进一步增强了会员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三是走文化与产业相结合的新路子。在新形势下,书画要从象牙塔里走出来,向厂矿企业、机关学校、农村社区延伸,通过举办书法培训等方式,使更多的人享受书画之美,领略书画精神所在。
近年来,人们对手写对联越来越看好,但手写书法僧多粥少,不可能全部满足群众对这方面的需求。为解决这一问题,陶界岭书协积极与书法印刷厂家联系沟通,厂家以购买手写书法的方式获得版权,一次购买可多次印刷。由于印刷技术精湛,手写感强,可满足大多普通家族的需求。此举不仅进一步推动了手写书法的普及,也解决了书协的部分办公经费,一举多得。 四是不断拓展,今年新开辟“刻字创作基地”。众所皆知,书法作品最好的保存方法就是装裱,但装裱不仅费工费时,而且成本也不低。为解决这一难题,在义乌书协指导帮助下,于今年五月开辟了“刻字创作基地”,把上档次、上水平、有保存价值的书法刻在木板上,不仅利于长久保存,而且又成为新的艺术作品。刻字材质采用东北桦木,这种材质来源广,质地软,又有韧性,易雕刻,易保存,不会变形。
在陶界岭村支书朱春伟、福田街道书协会长潘中山等陪同下,楼芳艺一行实地考察了陶界岭书画陈列室和书画创作室。面对琳琅满目、排列整齐的书画陈列展示,宽敞明亮、笔墨齐全的创作室,大家都赞叹不已。
楼芳艺在参观后指出,文化需要经济来支撑,经济要以文化为底蕴,陶界岭以义乌小商品市场为依托,找到了经济与文化的结合点,做到了经济文化双丰收。陶界岭作为浙江省书法村,名副其实,名不虚传,内含丰富。
在交谈中,陶界岭书协希望义乌老科协文史委能对他们都书法工作助一臂之力,中国书协会员、文史委副主任兼书法组组长朱胜斌愉快地答应了这一要求,表示愿意出任顾问,对陶界岭书法培训等工作进行指导,大家共同努力,为文化兴村多做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