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定调了?有2套以上房产持有者留意:房产税真要落地了?
余生安好
2025-11-2700:22河北
听全文约5分钟文章较长试试听
最近朋友圈被“房产税即将开征”的消息刷了屏,连小区里聊天的阿姨都在打听,手里有多套房要不要赶紧抛售。可仔细扒开消息源头才发现,这又是一场被过度解读的乌龙——楼继伟在2025年11月14日财新峰会上的表述,压根不是“立法完成就开征”,而是明确“起草工作已收尾”。这就像写文章刚打完草稿,后续还要过征求意见、人大审议、试点调整等多道关卡,离真正落地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可不少人已经脑补出“明天就要交税”的剧情,越慌越容易掉进信息陷阱。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反而上海最新的政策动向,传递出了完全相反的信号。2025年9月16日,上海发布房产税试点规则调整通知,新规从当年1月1日起正式执行。最让人意外的是,非沪籍家庭只要持有居住证满三年,购买二套房时人均面积不超过60平方米,就能享受房产税免征优惠。要知道以前这种待遇只针对本地户籍,现在终于向外地打拼者敞开了大门。就算居住证还没满三年也不用急,实行“先交后退”政策,后续符合条件就能申请退税。这哪里是要加税,分明是给楼市合理需求松绑的明确信号。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次调整还设置了清晰的税率门槛:新房单价不超过每平方米94446元,税率按0.4%执行;超过这个标准,税率才上调至0.6%。不搞“一刀切”的灵活设定,恰恰贴合了刚需和改善家庭的实际需求。为了怕大家搞不懂申报流程,上海税务部门在9月19日还专门发布了详细说明,可谓贴心到家。根据中国报告大厅的数据测算,这次政策调整能覆盖三成新增改善需求,每年能为非沪籍家庭省下四亿多元的房产持有成本,释放六十多万平方米的免税空间,连十二类紧缺人才都能享受重点扶持。政策出台后,二手房挂牌量上涨了十八个百分点,但市场并未出现崩盘迹象,说明刚需和改善群体正在理性消化,而非恐慌性抛售。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实大家都清楚,土地财政的好日子早就一去不复返了。2021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还有8.7万亿元,可到了2025年前十个月,这个数字直接缩水到2.4万亿元。地方财政迫切需要找到新的收入来源,房产税的推出是必然趋势,但节奏绝对不能乱。当下楼市还处在深度调整期,新房成交量持续走低,二手房市场全靠“以价换量”维持,房企的债务问题还没彻底解决,地方政府也在全力推进化债工作。要是在这个节骨眼上硬推房产税,很可能引发大规模抛售潮,房价接连下跌会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受伤的还是整个市场。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业内专家严跃进的观点很实在:这次上海的政策调整,让非沪籍和沪籍家庭的二套房税负实现了平等,本质上是在支持合理的改善需求。这不是政策的退步,而是在当前经济周期下,给市场留出的喘息空间。连试点城市都在放缓节奏、优化规则,全国范围内的推广怎么可能急于求成?那些流传甚广的“已完成立法即将开征”的说法,不过是把3月份“稳步推进”的表述翻出来加工炒作,信息在传播中变了味,普通人很难分清“起草收尾”和“立法通过”的本质区别。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手里有多套房的朋友,现在真没必要纠结要不要立刻卖房。与其被网上的传言牵着鼻子走,不如静下心来算笔实在账:手里的房子租金能不能覆盖月供?当前的挂牌价真的有人愿意接手吗?别再指望靠房价上涨来填补缺口了。就算是有改善换房的需求,也别被“政策迫在眉睫”的焦虑感裹挟,仓促决策最容易吃大亏。房子的核心属性终究是用来住的,孩子上学是否方便、上班通勤是否便捷这些实际问题,才该是你做决定的核心考量。
说到底,政策的推进从来都是循序渐进的,最容易被利用的从来都是人们的恐慌情绪。面对房产税的传言,与其盲目跟风,不如保持理性,看清政策的真实导向和市场的实际情况。毕竟,房子是用来安身立命的家,不是用来赌的筹码,稳稳当当的生活,才是最珍贵的底气。
天降惊喜二选一阅读惊喜奖励领金币领吃饭补贴去领取搜索房产税浙江浙江房产税征收标准2套以上房产税新规2套房要交多少税商铺每年要交房产税吗租房税收费标准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