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镜影里的佛堂十月十:“佛堂古镇十月十书法摄影展”在百年历史的浙江省义乌市佛堂镇新华剧院正式启幕

青石板路延伸的佛堂老街上,墨香与镜头光影交织,义乌江的风穿越千年,轻拂过新华剧院墙上一幅幅刚刚展出的书画摄影作品。2025年11月27日,农历十月初八,临近佛堂盛大的“十月十”民俗文化节,佛堂文联书法社、摄影社联合举办的“佛堂古镇十月十书法摄影展”在百年历史的新华剧院正式启幕。
近四十多位书法、摄影名家的四十多幅作品齐聚亮相,为这个有着九十余年历史的传统盛会增添了浓郁的艺术气息。

赵国强,陈建邦,宋颖锋,王文胜,陈永君,楼之东, 方达兴,朱胜斌,贾文夫,龚英贤,季慎刚,张宏祥,王凯,宋良知,王春平,杨希周,王永章,王和清,毛小康,耀峰,林贤兴,王少畏,毛斌超,李剑峰,叶峥峥,丁胤寿,丁俊翔,王中宝,丁德兴,余根林,朱翌菱,李彦钦,王绍龙,朱立安,王杭凯,朱晓明,朱永华,王曦成,杨洁亮,朱友良,毛协兰,王英刚等(排名不分先后)书画、摄影名家参展。

佛堂小学冯伊、占志玲、王俊辰,状元里小学郭雨欣、俞岩,佛堂三小骆艺彤,佛堂小学翟嘉言、吴梓毅、吴洛伊、陈婧媛,状元里小学蒋昊霖、王艺诺、朱晨希,佛堂二小宋研等小学生书画作品同时参展。

佛堂“十月十”的源流,可追溯至上世纪三十年代。据史料记载,约在1932年,时任佛堂商会会长赵钦生为延续古镇商业繁华,首创“十月十”庙会。他借助农历十月初十达摩祖师生日的契机,兴办了这一节庆活动。

历经九十余年风雨,佛堂“十月十”已从单一的商品交流会,发展成集社会经济、传统文化和民俗非遗于一体的文化盛会。这一传统庙会如今已被列入义乌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成为佛堂人心中不可替代的文化符号。
走进新华剧院,仿佛步入了一个穿越时空的艺术长廊。
书法作品兼收古今,有的录写先贤诗文,诗韵妙曼,遗风宛在;有的直抒今人胸臆,感怀时代变迁,礼赞盛世华章。在笔走龙蛇间,文脉延泽而来;于墨香氤氲处,诗意展露新篇。
摄影作品则广纳万象,文化礼堂弦歌不辍,古镇街巷烟火氤氲,城乡风貌日新月异,工业园区生机勃发。浮桥光影流转,无人机舞缀星河,火舞江风惊艳,义乌江上三桥辉映成景,尽显“活力古镇”的丰采。

这些作品不仅是艺术的展示,更是佛堂发展的生动记录。
“十月十”早已融入佛堂人的血脉。正如老街居民所言:“这是佛堂人的‘小年味’,是整个义乌冬天里最暖的一天。”今年的“十月十”延续了往届丰富多彩的传统特色。
佛堂文联书法社社长、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龚英贤表示:“十月十盛会,是民俗与世界的对话,是传统与科技的交融。今以书法、摄影为媒,汇八方佳作,既展佛堂之古韵,亦彰古镇之新姿。”
文字丨邹鲁
图片丨孙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