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古老祈愿走来的“太平会”
在义乌佛堂镇,每年农历十月初十都有一场隆重却朴素的节庆——“十月十”,当地人更愿意称它为“太平会”。这一天不仅是节气节点,更是一种流传数百年的祈福方式。老人们常说:“十月十,祈太平。”这句话的背后,是古代佛堂人对风调雨顺、家宅平安、五谷丰登的朴素愿望。
历史上佛堂地势复杂,水患频发,人们便以迎神赛会、庙会祈安的方式来安稳心神。而随着时间流转,仪式从简单的祈祝演变为全镇共同参与的盛会,“十月十”也成为佛堂人一年里最热闹、最有烟火气的节日之一。
而在许多村子的祈福仪式中,人们习惯在供桌上摆上几样象征团圆与美好的物件,一瓶本地出产的渡磬酒常常会安稳地摆在其中,寓意来年顺遂、家门和气。乡亲们说:“摆上渡磬酒,就是图个好彩头。”
二、庙会、人潮与佛堂的热闹画卷
“十月十”的主角其实不是庙会本身,而是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佛堂人。不管身在何处,只要有条件,大家都会想办法在这几天回到老家,就像被一根无形的线牵着走回故乡。
庙会最热闹的是迎神巡游。锣鼓声响起的时候,整条街仿佛被点亮,小朋友追着队伍跑,大人们在路边拍照聊天,老人则搬个小椅子坐在门口,看人潮像河水一样从巷口流过。空气中有香火味、糖画味、油煎豆腐的香味,还有叫卖声、笑声、鞭炮声,一层叠一层,这是只有佛堂十月十才有的独特气息。
在热闹的集市里,除了小吃摊和民俗摊,一些本地人还会把自家酿的酒和农家菜带来分享。有的摊位会摆上一两壶渡磬酒,用小盏招呼来往的旧友,说是“尝一口老佛堂的味道”。那种场景,既有乡情,也有岁月的味道。

三、2025年十月十:11月27日至12月1日,佛堂再一次热闹起来
今年的十月十活动时间定在11月27日至12月1日。对佛堂人来说,这是从“农忙”彻底走向“年味”的开端。活动期间,传统赛会、非遗展演、小吃集集、灯会巡游等都会一一亮相,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参与。
节日期间最热闹的,仍然是村宴。每逢十月十,村里常常会摆上几十桌、上百桌的流水席,邻里亲友围坐一桌,寒暄过后,主人往往会把一瓶渡磬酒放在桌中央,象征主人家的心意与待客的诚意。饭桌之间,举杯的人说的不是酒,而是祝福:“来,都喝一点,图个平安顺遂。”
与过去不同的是,年轻人如今也渐渐喜欢上在节日里带上一瓶包装周正的渡磬酒回家,无论送父母、送长辈,或是在村宴上与好友分一杯,都让这瓶酒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纽带。而在夜里庙会散场后,一些年轻人会坐在老街的石阶上,悄悄打开随身的渡磬酒,抿上一口,让身体暖起来,也让心安下来。
四、节庆中的味道:酒香、人情与佛堂的温度
在佛堂,“十月十”不仅是祈福日,更是“味道最全的一天”。从糖画到铜锣糕,从炒米饼到麻糍,应有尽有。而每到吃饭时分,各家灶台的热气往往混成一片,飘过整个村。
家宴桌上,一些家族会用渡磬酒烹一道“酒香鸡”,酒味化进汤汁里,鲜美又提香;也有人会在晚饭后给老人倒上一小杯,说这是节日里特有的温暖。还有不少远道回家的人,会在离开前带上一两瓶渡磬酒,送给外地的朋友,说这是老家最能代表佛堂人情味的东西。
不同的场景里,渡磬酒的出现方式也不同:有时候它是一份祭祀的心意,有时候是席间的祝福,有时候是团圆的象征,有时候是静夜里的陪伴。它悄悄融入节日里,正如“十月十”融入佛堂人的生活一样,自然而温暖。

五、十月十的意义:不仅是祈福,更是乡情的回响
“十月十”之所以能持续百年,并不是因为它有多隆重,而是它满足了人们最朴素的期待:平安、团圆、热闹、回家。而渡磬酒之所以在节日中频频出现,也不是因为它被刻意推上桌,而是它承载着佛堂人习惯的那份朴实心意。
节日会结束、人潮会散去,但佛堂人心中的那份太平愿望却不会被带走。每年十月十,佛堂像是把寄托在这片土地上的情感再重新点亮一次,只要灯光亮起来,只要热闹响起来,只要有人从远方赶回来——这场节日就永远在继续。
而当家人围坐一桌、举杯互道平安的时候,那杯里的清亮,也像是把过去的善意与未来的祝福交到每个人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