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
楼主: 金色西溪

看电影笔记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5

主题

188

回帖

502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025
金钱
2147
威望
2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2-9-20
 楼主| 发表于 2025-8-11 11:00: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看《阳光普照》(哀阿豪)

阳光普照竞葱茏,谁解寄身阴影中?
独坐幽微难探赜,自沉寂莫易迷踪。
人间风日慰俗眼,心底波澜润贱躬。
可叹梦深难退步,甘随暗夜墮寒浓。

附注:
“退步”,作“退一步”(海阔天空)解。末句本自钱锺书《秣陵杂诗》“甘随黄九堕泥犁”。

附记:
台湾电影《阳光普照》中的阿豪是个靓仔,任何时候都穿着得体、干净、清爽,说话轻声细气,待人温文尔雅,读书上进,是学校的资优生,是全家的希望所在。

电影中,阿豪讲了一个故事:司马光和一群小朋友玩捉迷藏,在他把所有小朋友找到了以后,却说还有一个小朋友没有被找到。其它小朋友在树下找到一个水缸,司马光说那个小朋友一定在里面。于是司马光用石头砸向了水缸。水缸根本没有水流出来,有一个小朋友坐在水缸的阴暗处,看着缸外。这个小孩就是司马光自己,也是讲这个故事的阿豪。水缸外的是伪装的他,躲在水缸里的才是真正的他。正如阿豪不争气的弟弟阿和所说:阿豪是一个很好的人,什么事都替大家设想,但其实我们没有一个人真正知道他心里面在想什么。

因为阿豪患有抑郁症。

阿豪在讲这个故事的时候,电影中配合着黑白的动画,透着诡异,让人不寒而栗。

于是阿豪走向了电影中的归宿。

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中,第二章是患有心理疾病的昆丁在决定自沉这一天的经历与内心独白。昆丁作为家族的长子,也是全家的希望所在。他的父亲变卖祖产供其上哈佛大学。昆丁也一直在努力企图超越现实,超越父亲,捍卫家族的荣耀。昆丁极其骄傲,极其敏感,也极其脆弱。他在饱受巨大折磨的同时,也曾努力做出更有意义更积极的事迹,但由于缺乏胆量,他的种种努力均以失败告终。

如果说,抑郁症患者的内心是一个让人捉摸不透的宇宙,那么,通过《喧哗与骚动》中昆丁的独白,大概能窥探到这个隐秘世界的一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5

主题

188

回帖

502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025
金钱
2147
威望
2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2-9-20
 楼主| 发表于 2025-8-25 12:00: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看《钢的琴》

手作钢琴真未闻,谁言无补费精神。
昔曾熠耀老东北,今也艰难暂草根。
自信风流堪铸造,独行踪迹任浮沉。
兴来欲写影中事,回首废墟留梦痕。

附记:
前段时间姜文新片《你行!你上!》上演。女儿尝鲜去看了点映,因为与钢琴有关,更因为她在上音附中的专业老师孙韵教授跨界参演了“沈启蒙”,有精彩的表现。听女儿讲,她上音附中的同学曾去试镜,欲竞争青年郎朗的角色,可惜没成功。青年郎朗由天津音乐学院附中的同学扮演。也巧,这个“郎朗”是女儿现在伊斯曼的同学的同学。这世界确实也不大。

听女儿聊这部片子,讲郎爸如何如何,算得上琴童家长界的天花板云云。我虽然还没有看这部片子,但对里面的情节却是再熟悉不过。因为女儿刚开始学琴,我们就一起看过《郎朗 千里之行:我的故事》这本书。书中足够鸡血的情节现在想起来还让人上头。我跟女儿说,“你以为郎爸算天花板了吗?跟你讲哦,我知道有一位琴爸,比郎爸还厉害一百倍。厉害到什么程度?他买不起钢琴,硬是给女儿造了一架三角钢琴!”

我说的是另外一部电影——《钢的琴》中的故事。

电影讲述的应该也还是发生在沈阳的故事。因为电影中的场景总让我想起王兵拍的纪录片《铁西区》。《钢的琴》就应该是发生在沈阳《铁西区》的故事。《钢的琴》讲上世纪90年代初,原国营钢厂工人陈桂林下岗,妻子离家出走,不仅要离婚,还要争夺独生女小元的抚养权。桂林慨叹自己失败的命运,一心要将女儿培养成钢琴家。为了得到女儿的抚养权,他筹钱买钢琴而不得,偶然翻到一本俄国制造钢琴的文献,于是叫上以前钢厂的伙伴们,在早已破败的厂房中开始了手工制造钢琴的征途。于是发现,这部电影不是一部关于“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的励志电影,而是写给国营大厂和工人阶级的一曲挽歌!因为看到后来,三角钢琴能不能造成,造成后能不能发出音准无误的声音,以及女儿小元能不能留在身边,都已经不重要了。观众的情绪,完全被钢厂废墟上两根大烟囱的命运所吸引……

《钢的琴》记录了当代中国一些被遮蔽的历史,呈现了曾经风华一代的国家主人翁——工人阶级——生存的痕迹,从中读取某种久远的人文关怀和社会价值,这是张猛的《钢的琴》,以及王兵的《铁西区》,还有贾樟柯的《二十四城记》之类电影的价值所在。《钢的琴》是开在老东北重工业废墟上的一朵奇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5

主题

188

回帖

502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025
金钱
2147
威望
2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2-9-20
 楼主| 发表于 2025-9-5 12:29: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看《雨月物语》

幽玄侘寂欠分明,光影怪谈人鬼情。
乍裂银瓶三味线,忽飘冥漠太鼓声。
名扰色迷观泡影,帷深梦浅幻空灵。
镜头如画徐徐卷,交乱时空叹未经。

附记:
时节已临近白露,依然各种热。看一部黑白的老电影,有助于清热去火,尤其是这么一部谈玄说怪的日本经典老片子。故事很老套,聊斋中常见的人鬼怪谈。道理很俗套,劝人不要为名利声色所惑。惟电影拍的很艺术,充满日本美学、东方神韵。导演沟口健二主张日本电影“应该静静地伫立在朴素平凡的日本画前面去感悟”。他将绘画作品中所展现的有流动感的、悠缓的时间推移及与之伴随的空间的连续变化引进自己的叙事文体中。电影中的长镜头慢慢移动如古典画卷徐徐展开,使用日本味甚浓的三味线和太鼓配乐让人鬼故事更加虚无空灵,在传统侘寂风的庭院演出的能剧如梦如幻。电影中最让人叹为观止的一个长镜头,是男主角源十郎逃避了若侠的幽魂,回到故乡的家中。镜头跟着他从正门进去,发现里面空无一人,破败不堪。源十郎一边喊着妻子的名字一边从侧门走了出去。他并不知道其实他的妻子已经遭战乱而死去。镜头从侧门又重新摇回正门,我们可以从窗户的缝隙间看到焦急寻找的源十郎,他转了一圈重新从正门中走了进来。这个时候,我们惊奇地发现,他的妻子宫木已经安静的坐在屋子中间围着柴火烧饭,屋内整洁而温馨。这真是一个让人感慨无限的美妙的镜头调度,是只有电影才能给我们呈现的时空交错的视觉奇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5

主题

188

回帖

502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025
金钱
2147
威望
2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2-9-20
 楼主| 发表于 2025-9-23 11:48: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看《生之欲》

老来闻道悔前朝,去日亡羊知补牢。
木乃伊人多戏谑,人非草木自伤彫。
经年志愿不成就,往岁光阴恰解嘲。
向死求生何足欲,心头一念已禅逃。

附记:
“一个还能活75天的男人的故事”。这是导演黑泽明给编剧出的题目。于是有了经典的《生之欲》。“木乃伊”是电影中年轻轻活泼泼新入职的女子给行将就木的木乎乎混沌沌一辈子规规矩矩浑浑噩噩工作了三十多年没有请过一天假的老年男同事起的绰号。电影最后“木乃伊”在雪夜里坐在儿童公园的秋千上微笑着用沙哑的声音忘情地演唱一首大正时代的浪漫老情歌让人动容:

生命苦短
快坠入情网吧,少女
趁红唇还未褪色
趁热情还未冷却
谁人能知明日事

生命苦短
快坠入情网吧,少女
趁乌丝还未成白发
趁爱情火焰还未熄灭
今日一去不复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5

主题

188

回帖

502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025
金钱
2147
威望
2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2-9-20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看《俄宫秘史》

强人炫武恃雄才,冷眼看他无妄灾。
叫嚣远东输蕞尔,隳突乱世溺寒灰。
直须今昔同惩咎,自有悲欢难释怀。
俄帝不暇伤族灭,后人复有后人哀。

附记:
50年前英国人拍“沙俄末代皇帝”--《俄宫秘史》,和意大利人拍中国的《末代皇帝》是同一重量级的片子。电影讲尼古拉二世,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最后一位沙皇,俄罗斯帝国的末代皇帝。电影从1904年(日俄战争)开始描述至1918年俄国革命后(二月革命及十月革命)他们全家被处决的经过。波澜壮阔的历史,悲惨的个人命运,看了令人感慨不已。电影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一战爆发德俄宣战一刻,反战的俄罗斯首相劝说尼古拉二世的一段痛心疾首的台词,可以看作是这个大国由一段伤痛走向另一段伤痛甚至罪恶的预言,也是对当下的预言:

“当战争结束时,你们没有一个人还会留在这。我们争取来的都会失去,我们所爱的都会破碎,胜利或者失败都一样会受到咒骂。世界将老去,人们会变成行尸走肉迷失于废墟,直至疯狂。传统、美德、自制,都会消逝,我不为自己伤悲,但我为后来者伤悲,他们活着但没有希望,他们仅有的,只剩罪恶、复仇与恐惧。这世界将充斥着狂热者与不重要的愚民。”

尾联即想表达此意。这也是唐·杜牧《阿房宫赋》结尾的意思:“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看好电影,查找资料,看到一则旧闻:俄罗斯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被灭门发生在1918年7月17日。80年后的1998年7月17日是尼古拉二世及其家族遗骨安葬的重要历史日期。当日,俄政府在圣彼得堡彼得巴夫洛夫斯克城堡为其举行国家规格的葬礼,总统叶利钦出席仪式并发表讲话:

“叶卡捷琳堡的屠杀,已经成为我们历史上耻辱的一页。现在,我们以安葬牺牲者的方式,为我们前人的过失赎罪,为无耻的罪行忏悔,也为我们所有的人忏悔。”

可惜拍摄于1971年的《俄宫秘史》不能收入如此精彩的一幕!

附注:
“叫嚣远东输蕞尔”,指1904年发生在远东为争夺中国东北而进行的日俄战争,蕞尔小邦日本获胜。

“隳突乱世溺寒灰”,指发生在1914年后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1917年俄国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末代沙皇灭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7

主题

1万

回帖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4695
金钱
35585
威望
1
精华
13
注册时间
2019-10-27
发表于 昨天 19: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点个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义乌稠州论坛

关注公众号

下载客户端

客服热线:9:00-16:00

0579-85099500

公司名称:义乌好耶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浙江省义乌市人力资源产业园10楼

浙B2-20070208-3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015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723号
Copyright © 2025 义乌热线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