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是9月25日,我和夏主任去瀫城戒毒所参加一个会议。
瀫城,相对于我来说多少还是有一点渊源。我是个道地的绣湖人,但同时也是瀫城的亲戚,亦或说是瀫城的女儿,因为我那定居瀫城的大姑对我视如己出,一直把我当成她自己的女儿。 我祖籍绣湖市上溪镇黄山乡黄山五村。黄山乡,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尤其那里的“奎聚堂”和“八面厅”以及“桃花坞”都远近闻名。
听我父母说,上世纪四十年代初,迫于生计,我的姑丈带着我大姑还有他们的女儿迁居到了瀫城。那时的黄山乃至整个绣湖较与瀫城都相对贫穷落后。为了让自己的生活好一点,他们选择了迁居瀫城。我姑丈做蓑衣的手艺很好,在我们上溪都小有名气。到瀫城后,姑丈和大姑加入了瀫城棕器社,并在城区的后官塘一带安家立业生儿育女。 儿时,我经常随父母来瀫城看望大姑。那时,我的父亲是绣湖一家针织小厂的机修工,母亲虽然是个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大学生,但同样也只在一家小厂做财务工作。那时,我们绣湖的经济和瀫城是不可同日而语的。瀫城是我们浙江乃至全国闻名的工业城市,我曾经听我爸说过当时还有句口号叫做“全国学瀫城”。而绣湖呢?除了鸡毛换糖还是鸡毛换糖。于是乎,我家的经济条件和姑丈家同样也是“不可同日而语”。姑丈常常接济我们。而我,也成了他们的“编外女儿”。小时候来瀫城的大姑家玩,我比过年都开心。
我是绣湖的女儿,但同样也是瀫城的女儿,所以这也算是我喜欢瀫城的理由吧。
我是陈晓燕,今年25岁。广州医科大学毕业,如今供职双龙市安康医院。
双龙市安康医院,其实也可叫双龙公安医院。这是一家隶属市公安局的二甲医院(戒毒所),通常进这家医院工作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当然我没有利用父母的关系,完全是我自己通过努力的结果。本来我是想留广州工作的,但我妈死活不允。因为他们只有我这么一个宝贝女儿。我不得不回浙江,也不得不回双龙。我妈想让我进绣湖中心医院,并为我走足了关系。但我却不想。就在我毕业前夕,我得到了一个进双龙安康医院的机会(校方推荐)。这个单位我喜欢。我之所以喜欢这家医院,其实不是什么专业对口,我喜欢的是那身“警用蓝”。我知道我妈不喜欢我穿警服,但我自己喜欢,而且我爸也特别支持我。对此,我妈也没辙。
下午二点多钟,还在会场,我收到了一条短信。读完后我的心情忽然沉重起来。见我精神恍惚,一旁的夏主任关切地轻声问我怎么回事。我强做欢颜,说没什么事。夏主任疑惑地望着我,没再作声。但我知道她已经觉察到了什么。
夏主任也是瀫城人,据说以前是居住在瀫城老城区的“天妃宫” 附近。因为会议要开二天,所以我和夏主任当晚就住在瀫城老城区的“兰江大厦”。